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那些人 那些事 > 正文
“老黄牛”一生无悔 诠释警察本色
发布时间:2018-04-20  责任编辑:符晓
  

  2017108日,参加工作34年的三级警长普牛保在值班期间,突感身体不适,倒在了自己一生热爱和眷恋的工作岗位上,生命的年轮永远定格在了55岁。 

  普牛保同志是一名平凡的人民警察,他用尽34年的风雨坚定守望,把人生最宝贵的时光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公安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抒写不平凡的人生追求。 

  执法为民 忠诚铸警魂 

  19847月,普牛保同志从红河县浪堤乡洛那小学调入红河县公安局架车乡派出所工作。从一个见习民警到所长,在架车乡派出所的11年里,不知有多少个夜晚,普牛保同志被电话铃声唤醒,匆忙赶赴现场,一夜夜披星戴月,一次次风雨兼程,风餐露宿。为了缉拿疑犯,获取证据,调解纠纷,他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跑遍了边远的架车乡一条条崎岖的山路。 

  80年代的公安工作,物质匮乏,普牛保同志始终认真负责,做事一丝不苟,进村入户走访第一手资料,连续侦办了多起涉赌案件,严厉打击了当时在架车乡辖区内盛行的赌博风气,严肃处理了一批涉赌人员,有力刹住了赌博犯罪的歪风邪气,净化了社会风气,得到了辖区百姓的拍手称赞,为架车乡的和谐平安稳定作出贡献。 

  事业执着 情满社区路 

  作为一名社区民警,普牛保同志充分做到情况熟、底数清,为民排忧解难,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确保一方平安。199512月,普牛保同志调入迤萨镇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期间他勤下社区,进百家门,了百家情,坚持抓好安全防范工作。凡和普牛保同志一起在派出所工作过的民警都说,普牛保同志做社区工作认真踏实,从不含糊马虎,辖区内的暂住人口、重点人口、出租房屋他都逐一上门走访登记。哪家有什么困难,群众有什么事需要帮助急办,他都认真记下。 

   “谁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就会装他。普牛保同志这样说,也是这样做。普牛保曾经的同事说,他的口袋经常鼓鼓的,里面他时常不离社区工作的小记录本、群众代办的身份证、户口簿,他心里装着群众,群众需要解决的事他都会去一件件落实。他视群众为亲人,为人憨厚老实,表里如一,常伸援助之手。他从事社区民警以来,据不完全统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就达200多起。 

  正因为有着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拳拳之心,普牛保的工作赢得了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2002年,省公安厅到红河县测评社区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普牛保同志因得到群众的高度认可,荣立个人三等功。 

  爱岗敬业 正气如灯塔 

  20061月至20137月,普牛保同志在红河县监所部门工作近8年,在他参与罪犯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业务工作的时间里,他与人民法院、检察院联系办理罪犯减刑、假释案件近200余人次。近8年来,更是奔赴各地办理考察罪犯暂予监外执行30余人次。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他没有任何怨言,一直勤勤恳恳,敬业奉献。 

  普牛保数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奋战在监管改造第一线。他讲政治,努力维护监所安全稳定,始终围绕监所中心默默无闻地工作;他懂法律,工作中认真钻研法律知识,逐渐成为红河县监所管理精通法律执行工作的专业人才,在罪犯管教工作中坚持原则、公平公正;他有正气,代表红河县监所在与检察院、人民法院、司法局等友邻单位的业务往来中,在与罪犯亲属、社会各界的交流中,都树立和展示了一名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 

  真诚、敬业、工作一丝不苟,无怨无悔,他不但是红河县监所的财富,更是我们全体同志心中敬佩的人!这是红河县看守所全体同志对普牛保最为中肯的赞扬。他置身于看守所工作近8年,他是同事们心中的拼命三郎,是服刑人员眼里黑暗中的灯塔。 

  立警为公 勤恳老黄牛 

  201311月,为有效解决民警就餐困难、就餐不规律的问题,在红河县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建成之际,县公安局党委研究决定开办局机关食堂,然而抽调民警专职管理食堂运营、采购原材料,成了局党委心中的难题。普牛保同志听说后,主动请缨,岗位没有贵贱之分,柴米油盐酱醋茶,没啥难得倒我老牛! 

  从普牛保同志参与管理至今,食堂得到广大民警的一致好评,有了普牛保同志的辛勤努力,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可口的饭菜,聊工作、谈生活,其乐融融,温馨如家,不仅加深了同事之间的感情,使大家感受到单位的温暖与关爱,也增强了单位的凝聚力。 

  有一次,几个民警参加特训,训练至晚上9点,早已过了就餐时间,大家说着去哪里凑合一顿的时候,普牛保同志来电话了,饭菜给你们热着呢,训练结束就回来吃饭吧。再倦再累,无论工作到多晚,回到局里,总有那么一碗热汤、一口热饭在等待着,每每想起,大家的心里总是说不出的温暖。 

  投身到食堂管理岗位上的普牛保,虽不像一线民警一样冲锋在前、立功受奖,但在不同的岗位上,他同样以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责任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他的工作虽然不像刑警那样轰轰烈烈,不像特警那样光彩照人,但正是他将朴素的大爱浸润在琐碎的细节之中,沉静有为,润物无声,使广大民警能够从中获取归属感和幸福感,安心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民警的后顾之忧。 

  默默奉献 顾大家忘小家 

  普牛保是领导眼中的带头人、老黄牛,战友眼中的好兄弟、好大哥,但在家人眼里,他整日忙于工作,可以评价他的,却依旧只是一个好警察。对于妻儿老小,普牛保亏欠的太多,时间去哪儿了,何时来弥补家人?也许只有普牛保自己清楚,他还没来得及表达,却不得不将遗憾与警服一起长眠于青山。 

  普牛保家在迤萨镇张家城,经济并不宽裕,妻子无工作,一生勤勤恳恳为人妻为人母,老两口忙活了大半辈子,终于盼得一双儿女初长成,长子外出至上海务工,长女考上了人民教师。本以为苦日子熬出了头,天有不测风云,厄运却不幸降临到了这个家庭。2015年年底,长女被查出患有恶性肿瘤,至今一直靠化疗维持生命。老黄牛一肩工作重担,一肩生活风霜,默默面对生活中的不幸,然而让妻儿怎么也没想到的是,他的生命竟戛然而止,一家人的顶梁柱无声倒下了...... 

  致敬·缅怀·前行 

  点点滴滴承载着平凡而又壮丽的警察人生,分分秒秒溢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普牛保走了,带着对妻子和儿女的无限眷恋,带着他未尽的工作,带着大家对他的扼腕叹息走了,他走得是那样的匆忙,来不及向妻子最后叮咛一句,来不及看看卧病在床的女儿最后一眼,来不及等待在外的儿子归来,来不及向同事交待一下工作,他带着无尽的遗憾走了。但他工作较真、任劳任怨、淡泊名利的精神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永远留了下来。 

  青山肃穆,江河呜咽。他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引人为傲的成绩,但他55岁的人生平凡而伟大,短暂而永存!普牛保,这位哈尼族人民的优秀儿子,将以一名优秀人民警察的形象,永远留在家人、同事、朋友的记忆中,永远留在红河人民的心里。(红河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