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警界传真 > 正文
德宏州芒市公安局借力人像比对技术有效破解外籍人员管控难题
发布时间:2018-11-28  

  芒市位于我省西部与缅甸交界,边境线长且无天然屏障,长期以来边民通婚、互市、互访频繁。由于中外边境地区发展不平衡,加上境外战事等原因,大量外籍人员持续涌入,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影响。今年以来,芒市公安机关着眼创新社会管理,大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应用,自主研发“境外人员人像识别比对系统”,有效破解外籍人员管控难题。

  一、坚持问题导向,查清境外人员管控难点。一是涉案人数逐年递增。从2017年破获的案件来看,境外人员涉案39人160余件,占已破案件的26.53%,涉案人数同比上升21.88%,案件数同比上升11.11%。二是边民涌入管理模式不适应当前需求。由于境外局势复杂,近年来,已多次出现边民涌入事件,累计人数1万余人。以往依靠人力临时管制的应急处置管理模式难以有效缓解管控压力,创新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三是传统管控模式效率低下。由于语言不通等客观条件限制,在日常工作中,对境外人员是否持有合法证件、是否有合法务工场所和居住地实名登记等情况很难现场核查,必须带回办案场所并聘请翻译人员,才能进行外籍人员身份核对,耗时长、效率低,牵扯大量警力。四是拘留审查难。由于缺乏拘留审查场所,“三非”人员形成清了查、查了遣、遣了返,再清、再查、再遣、再返的恶性循环。

  二、借力科技手段,研发境外人员人像比对系统。为提升境外人员查控效率,积极将人像比对技术应用于公安实战。一是高位部署推进。在结合实际,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研发工作专班,投入经费100余万元,按照“信息采集社会化+公安管理专业化+互联网信息化”高度融合的思路,研发“芒市公安机关境外人员人像识别比对系统”。二是丰富系统功能。系统以人脸识别比对为核心技术,可采集身份、地址、证件、偕行儿童、同行人员等50余项信息,并与“德宏州境外边民服务管理系统”等现行的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可快速甄别所核查对象是否为合法居留境外人员或是系统之外的“三非”人员。三是研发两种前端APP。为方便群众和民警及时快捷采集外籍人员信息,分别以安卓(android)和苹果(ios)系统为运行环境搭载,研发了“户主版”和“民警版”两种手机“APP”软件。“户主版”供雇佣和租赁房屋给境外人员的业主采集、维护、上传信息。“民警版”供民警在日常管理、清理清查、巡逻防控、执法办案中快速比对甄别境外“三非”人员.

  三、全面推广运用,构建外籍人员管控新模式。一是全警推广使用。“境外人员人像识别比对系统”在芒市公安机关已全面推广运用,日常巡逻盘查中,通过“民警版APP”能在5秒内精准比对识别结果,录入比对人像识别正确率已达90%以上。二是大力推广“户主版APP”。不断加强系统应用的正面宣传,鼓励房东、企业、社区志愿者下载“户主版APP”,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全面采集境外人员信息数据,发挥警民联动优势,确保系统平台功能充分发挥。目前,全市已有1265名雇佣境外人员的雇主进行了实名登记和“APP”软件安装,完成了6230名境外人员人像及身份信息采集。三是警民联动共管共治。通过境外人员人像识别APP的推广使用,形成了“群众采集—公安比对”的采集比对管理新模式,警民联动共管共治格局逐步形成,有破解决了境外人员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等问题。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共拘留审查“三非”人员12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