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警界传真 > 正文
大理州公安机关创新环保执法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8-09-21  

    近年来,大理州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理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州党委、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洱海保护治理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的工作思路,加强环保执法研究,创新建立洱海流域环保执法模式,强化流域综合执法监管,严厉打击污染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公安环保执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今年1-8月,共办理刑事案件8起、行政案件16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7人、行政拘留16人,环保刑事案件破案数、治安案件查处数、犯罪嫌疑人抓获数和违法人员处理数同比分别上升300%33%75%77% 

  一、抓主体,创新搭建公安环保执法新架构。一是完善三级公安环保执法机构。加强请示汇报,报请州委、州政府批准,于2012年组建“环保警察”,成立州公安局直属二分局,专司环保执法,履行洱海流域环保执法职能。在洱海流域的大理市、洱源县公安局成立洱海流域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治安大队,环洱海径流区的16个乡镇派出所成立环保治安中队,配备公安环保执法专业力量60人,形成州、县(市)、乡镇三级公安执法网络。二是建立健全公安环保执法工作机制。根据《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积极与环保部门沟通协调,出台《大理州预防和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案件协作机制》《关于建立洱海流域环保公安联合执法机制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联动联合执法的实施意见》,建立案件移送、联席会议、常态化联合调查和公安、渔政、环保、水务“四位一体”的环湖综合执法机制,为公安环保执法和执法联勤联动提供法律和政策支撑。三是全面纳入“一把手”工程。定期召开专题部署会议和形势研判会商会议,研究部署洱海保护治理工作,明确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的洱海治理保护执法领导小组,制定下发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级级压实保护治理责任。四是建设打造专业化队伍。加强环保执法业务培训,选送民警参加全省环境行政执法培训并取得环境执法资格,提升民警专业素质能力,确保打击成效与治理效果相统一,为环保执法提供人才保障机制。 

  二、强保障,创新公安环保联动执法新模式。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州、县市两级公安、环保、检察、法院等相关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相关环境执法问题,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解决重大联动事项,促进联动协作配合。二是建立合署办公联合执法机制。州公安局和州环保部门合署办公,派驻4名民警到州“七大行动”指挥部专职开展生态建设保护工作,强化日常联动执法,依法加大对重大环境违法犯罪案件的综合查处惩处力度。三是建立完善案件移送机制。建立涉嫌违反治安管理、环境污染犯罪案件的移送、受理、立案机制,高效做好案件调查、证据收集、法律适用等工作,有效杜绝“以罚代刑”。四是建立重大案件会商和督办制度。会同环保部门挂牌督办案情重大复杂、社会影响大的案件,及时邀请检察院、政府法制等部门提前介入,进行事前风险评估研判,对案件调查、证据使用等细节进行共商共讨,确保案件依法处理。五是建立紧急案件联合调查机制。对工作中发现重大环境污染等紧急情况,按照环保部门调查取证,取样、监测污染物,出具监测报告,公安机关依法立案侦查的原则,启动案件调查侦办程序,提高案件查处效率,做到执法工作无缝衔接。六是建立案件信息共享机制。公安、环保等部门相互学习,相互指导,共同分析案件办理中的疑难问题,共同研究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的对策和机制,实现证据的互信和共享,不断提高调查取证的能力和证据质量,有效推动联动执法效率提升。七是建立奖惩机制。全面将查处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开展联合执法情况等纳入全年重点任务指标考核,有效调动执法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环境污染违法犯罪案件有案不查、该移送不移送,或者干扰案件查处,甚至包庇纵容的,依法追究失职、渎职、滥用职权人员的法律责任。 

  三、重实效,创新推动洱海保护治理取得新成效。一是强化情报信息研判。针对实施洱海保护“三线划定”、开展生态拆迁等工作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及时成立工作专班,重点加强情报信息研判预警,建立完善舆情处置机制,及时处置洱海保护治理等社会关注、敏感度高的敏感信息和网络舆情,密切关注重点人员,妥善处置相关事件,有效防止发生炒作、煽动和聚集等情况。二是全力做好应急处突。制定下发大理州公安局《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群体性事件制定明确的处置措施,提前开展演练,确保一旦有事,能够迅速集结,快速处置。三是深入开展严打整治。与环保部门一起加大洱海流域的联合执法力度,长期对洱海流域的客栈、饭店等场所进行专项排查整治,严厉打击偷排、直排等环保违法犯罪行为。2012年来,共查处环保案件720余起。其中制定《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联动联合执法的实施意见》后,开启联合执法模式,办理案件数由2012-2015年的3起、25起、34起、44起,大幅上升为2016年的209起,2017年的318起。2016年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光的大理市凤仪龙王庙白石箐非法占用农地污染洱海案件,公安机关及时立案侦办并迅速查清该案,14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四是协调配合开展工作。积极落实河长制网格化管理挂钩联系工作职责,开展三清洁禁白禁磷专项工作,积极推动依法治河、全民治河和河长治河责任制落实。副州长、州公安局长余其能多次带队巡河、现场调研,投入资金50余万元。五是突出环保执法宣传。充分借助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对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同时在执法检查、办案中加强宣传,公开打击环境污染案件的成果,逐步提高群众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危害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