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冷空气影响,滇中及以东以南地区将出现一次明显降温降雨天气过程,日最高气温将下降4—6℃,局地8—10℃。为有效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普洱市各级公安交警部门提前研判恶劣天气对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的不利影响,加强交通安全形势预判,形成交通安全事故预防机制,以强有力的工作措施,全面筑牢道路交通事故防线。
一、加强组织领导,工作部署“细”。全市各级公安交警部门针对阴雨天气路滑、视线不清等隐患特点,加强对辖区恶劣天气下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和特点的分析研判,认真吸取近期全国各地因恶劣天气引发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教训,要求全体民警、协警充分认识到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面临的挑战,切实 增强做好恶劣天气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全力以赴做好雨雾天气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全力维护辖区道路交通秩序。
二、加强隐患排查,排查力度“大” 。全市各级公安交警部门严格按照“不全面排查不放过,不落实责任不放过,不完成整改不放过”的原则,积极组织民警深入开展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加大重点路段、危险路段、事故多发点的排查力度,重点排查路面标线标志缺失、指示牌不明显、安全防护网损坏、路面凹槽、易积水等影响路面行车安全的隐患,力争辖区隐患排查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空挡。对排查出的隐患谨慎跟进落实整改,确保隐患及时排出,对不能及时整改路段、容易积水、起雾的路段、涵洞、事故多发路段,增设警示标志,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三、加强路面管控,工作措施“严”。 全市各级公安交警部门一是全面依托交警执法站,积极联合乡镇派出所,加大对辖区道路的日常巡逻管控,尤其对危险点段和事故高发点段,通过喊话提醒、设卡提示等方式,提醒广大驾乘人员注意行车安全。二是在收费站口设置临时检查点,加大对客运车辆、货运车辆、危化品运输车辆等重点车辆的管控,严格落实7座以上营运客车逐车检查登记制度,对超员客运车辆违法行为,坚持按照法规从严处罚,保持辖区路面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做到发现一起,纠正一起,严肃处理一起。三是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雨雾恶劣天气的夜间、凌晨等重点时段的巡逻管控,最大限度地把警力部署在路面上,严格落实“白天见警车,晚上见警灯”的工作要求,实时通过警车电子显示屏发布提示信息进行警示等方式,提醒驾驶员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减速慢行、谨慎操作、安全驾驶。
四、加强联勤联动,工作保障“全”。 全市各级公安交警部门一是积极联合交通、路政、养护段、医疗等部门,选定专门人员成立工作小组,建立二十四小时联系机制,积极发挥联动效应,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或者交通事故时,组织协调各部门做到快速处置。二是切实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全面及时掌握气象信息,在收费站出入口设立警示标志,并通过电子显示屏和语音提示,向驾驶员发布恶劣气候及路况信息,提醒过往广大驾驶员雨天路滑,谨慎驾驶。
五、加强执勤执法,安全意识“强”。 全市各级公安交警部门严格落实《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规范》,大力推行人性化执法,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交通参与者,耐心细致讲解法律规定,机动灵活处理各种情况,抓好依法处罚与宣传教育的有机结合,力争让当事人口服心服。在执勤执法过程中,要求全体民警、协警配齐执法装备器材,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严禁以罚代管、变相收费,严禁辅警单独上路执法处罚,严禁随意拦车检查,严禁民警利用检查、收费、罚款权力进行吃拿卡要或发生其它违法违纪问题。
六、加强宣传提示,工作氛围“浓”。全市各级公安交警部门一是利用官方微信平台、语音广播系统、LED显示屏、QQ等媒体,认真做好“两公布一提示”、秋季行车安全常识等安全提示,及时发布雨、雾等恶劣天气路况信息、事故情况、交通管制信息及雨天安全行车注意事项,引导市民合理选择出行时间和路线,安全谨慎驾驶,确保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在交警执法站、收费站等地,通过发放恶劣天气温馨提示卡,提醒广大驾驶人注意雨天行车安全、保持车距、谨慎驾驶,自觉遵守安全法规,平安出行。三是在路面湿滑、雾大、长下坡等路段,利用警车开启车载式诱导屏,开展交通提示信息、喇叭喊话、鸣笛等方式,提醒驾驶人减速慢行、谨慎驾车、注意安全。(高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