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法治建设 > 正文
昭通市2018年法治文化基层行走进威信扎西开展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18-07-25  
  

  为进一步丰富基层法治建设活动内涵,弘扬法治文化,营造良好法治环境,7月17日,昭通市2018年法治文化基层行系列活动在革命老区昭通市威信县举行。 

  

 

  云南省法学会秘书处处长张云超出席启动仪式并宣布活动正式启动,昭通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法学会副会长吴德权主持启动仪式,威信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陶勇致词,威信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及相关县直部门干部群众参加了活动。活动紧紧围绕法治宣传、法治演出、法治讲座、巡回审判来开展,为当地群众送上了一套法治大餐。 

  

 

  

 

  一场法治集中宣传。由威信县委政法委牵头,联合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教育局、县委政府信访局、团县委等12家县直相关部门在体育馆开展“加强法治宣传,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活动中,各参展单位向广大群众宣讲了法律基本常识、法律援助、禁毒防毒、防邪反邪、校园安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道路交通安全、依法信访、人民调解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并发放《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云南省公民信访条例》等法律书籍、法律知识问答等宣传资料20000余份。 

  

 

  一个法治专题讲座。特邀昭通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委员、云南意衡律师事务所主任杨云秋为大家做了《宪法》知识讲座。杨云秋主任从《宪法》基础知识的普及,宪法是什么、宪法的价值、宪法与普通公民的关系、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宪法中涉及我们的权利等方面,以鲜活生动的事例、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生活中公民应该如何维护宪法权威,如何遵守宪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台法治文艺汇演。活动中,扎西红色艺术团为广大群众准备了一场自编自演的文艺表演,通过通俗易懂文艺表演,来增长居民的法律知识,把法治宣传与文艺节目融为一体,寓教于乐,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还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快板《四大嫂骂黄赌毒》把黄赌毒邪融合在一起,将此次演出推向高潮。把法律知识与百姓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用艺术的手段通俗、生动的呈现给大家,赢得观众一次次的掌声和喝彩。 

  

 

  一次法庭巡回审判。在云南省昭通市2018年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过程中,威信县人民法院以案释法,将具有代表性的赡养纠纷案,在扎西镇麒麟社区进行巡回审判,并当庭宣判。法庭经审理认为,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义务,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宣判后,承办法官再次耐心为当事人及旁听群众释法答疑,详细解释了为什么必须履行赡养义务。此次巡回审判,为辖区群众上了一堂生动具体的赡养法治课,得到群众好评。 

  

 

  威信县于云南省东北角,地处滇、川、黔三省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全县辖7镇3乡87个村(社区)1634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43.2万,森林覆盖率达到50%,县城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文明县城和省级卫生县城。1935年2月,毛泽东、周思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经此地,在此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扎西会议,并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红军实现了新的战略转移,为红军长征胜利奠定了基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威信县按照云南省法学会、昭通市法学会的要求,于2014年正式成立了县法学会。近年来,威信县法学会秉承“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紧密团结全县86名社团成员,充分发挥法学研究、法治宣传、人才培养、法律服务的优势,为平安、法治、和谐威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威信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陶勇介绍,该县将继续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抓手,深入基层开展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治信仰,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全面依法治县中的基础作用,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为全面建设平安威信、法治威信、和谐威信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王宗玖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