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刮风下雨,气候多么恶劣,但每天晚上都能看到一辆辆巡逻警车在大街小巷穿街而过,一队队巡逻警察迈着整齐的步伐,守护群众安宁!”“八年了,风雨无阻,看到他们巡逻的身影,心中随之感到了安全!”走进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随便找一个居民,询问起罗平县公安局城区防控工作,群众均会心一笑,说出感慨的话语。
2009年7月,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公安局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和获得感,在城区推行网格化巡逻。把县城区划分为3个“十分钟巡逻半径”网格化巡逻处警区域,由巡特警大队安排3辆巡逻车12名特警队员采取“有警处警、无警巡逻”的勤务模式,实行24小时“三班两运转”巡逻处警模式。在每晚20时至次日0时重点时段,由局机关部门9名警力与巡特警大队互补,把县城区划分为6个“五分钟巡逻半径”巡防区域开展工作,确定必巡线、必到点,局机关巡逻民警在巡逻中遇到警情负责先期处置。城区两个派出所根据发案情况,每晚安排一部分警力开展社区网格化巡逻、蹲点守候、清查整治等工作,与巡特警、机关巡逻民警互补,实现了巡逻防控24小时无缝对接。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平安罗平”建设集中清查整治行动、交警大队每周适时开展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解决突出治安问题,确保县城区社会治安全天候处于严管之下。
在巡特警大队组建了一支由42名特警、武警组成的PTU武装处突单元,每天分四个班采取定点守护、机动巡逻、动态备勤“三合一”勤务模式实施全天候巡逻防范。针对突发事件,由指挥中心实行扁平化指挥,按照重点部位定点执勤力量1分钟、中心城区5分钟、城郊10分钟之内到达现场处置的目标要求,确保了快速反应、高效处置。节假日,巡逻民警与武警开展联勤联动,最大限度地屯警街面,实行武装巡逻、动中备勤常态化。依托350M集群系统,与火车站派出所实现了接报警信息共享,在途径罗平站的客车中确定重点防控对象,列车进出站时,PTU入驻火车站,协同火车站派出所民警巡逻、查验身份证等。落实县城区的2家医院、3个客运站、1个火车站、15所中小学、幼儿园人员密集重点单位“包保点”责任制,在重要会议、重点安保、重大活动期间,适时调整局机关警力深入“包保点”单位实行重点巡防守护。
随时间推移,网格化巡逻模式不断更新、不断发展,逐渐走向成熟。2016年,先后组建“两个专业队”,充实到网格化巡逻模式,成为了新一套的巡逻防控新机制。针对城区街面抢劫、抢夺案件时有发生,盗窃电动车、摩托车案件发案率高,吸毒人员游离于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医院车站等人员密集区域扒窃作案突出的实际,2016年7月,在巡特警大队组建了一支由12名队员组成的便衣中队,在禁毒大队组建了一支由10名队员组成的打零收戒中队,专门从事城区案件高发、治安复杂、人员密集等区域点位的便衣巡逻、蹲点守候、街面反扒、打零收戒、抓捕现行等工作,以点促面,精准发力,极大提升了城区社会治安管控能力。同时,根据发案情况,实行弹性工作制和错时工作制,与巡特警、局机关、城区派出所巡逻开展联勤联动,实现点、线、面无缝式对接,对查获的吸毒人员、涉毒案件,实行自行办理,对涉及其他刑事案件的,及时移交给辖区派出所办理,战果实行周通报,并作为对“两支专业队”的辅警的绩效考核,根据战果情况按不同标准予以奖励,以此激发队伍活力,调动工作积极性。便衣中队根据发案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蹲点守候,有效控制点上的发案,提高了现行抓捕率,真正实现了打防结合的效果。打零收戒中队紧盯分布在面上各点的零星贩毒窝点和吸毒人员,采取“拨钉子”的方式,查处吸毒人员,既提高了禁毒打防管建水平,又减轻了街面治安压力,提升破案增长点。自组建以来,便衣中队共抓获现行违法犯罪人员294人,其中刑事拘留28人,行政拘留136人,社区戒毒23人,强制隔离戒毒29人,破获刑事案件94起,查处行政案件156件,查获被盗摩托车(电动车)14辆、面包车2辆,缴获被盗手机78部、现金29450元、其他涉案财物价值11万余元。打零收戒中队共查获吸毒人员148人,刑事拘留涉毒人员5人,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效果。
在工作中,坚持以防促安,打防结合,始终保持对县城区社会治安的“严打、严防、严管”高压态势,最大限度地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快速反应处置能力,有效压降了城区发案,维护了全县社会大局稳定,提升了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和获得感。
“罗平警方,好样的!”群众对罗平县公安局的感情,浓缩成了7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