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995”开启昌宁“数字便民”新篇章
发布时间:2016-01-20  

       “在昌宁,‘995’诠释了党委政府服务群众方式由传统转变为‘数字化、智能化、实效化’模式。什么是群众的最大福祉?就是遇到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1月19日,保山市乡村“995”服务管理平台启动仪式在昌宁县柯街镇举行,保山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委政法委书记赵德光出席并讲话,他宣布“保山市乡村‘995’服务管理平台”正式启动并为柯街镇乡村“995”服务管理平台揭牌。隆阳区、施甸县、腾冲市、龙陵县政法委书记现场汇报了各地“995”的运行情况;柯街镇党委书记杨绍琦介绍了乡村“995”平台工作目标;昌宁县移动公司向柯街镇部分群众赠送了手机。
        保山五县区市政法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移动公司等20多家单位的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当天,与会人员走进“995”后台服务办公室,观摩了乡村“995”突发公共事件团组、警务治安团组、医疗团组、民生综合服务团组联合开展的“民生服务大联动”演练。
“995”与乡村群众结缘记者在采访昌宁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杨开东时了解到,为了解决“服务对象不准、服务内容不全、服务效率不高、干群互动不足、联动机制缺失、指挥协调不畅”问题,乡村“995”服务管理平台应孕而生。该平台是“6995”的升级,实现了山区社会服务管理“一个综合性服务网络、一支综合性服务队伍、一个高效率的服务体系和一个互动式的服务机制”的目标。乡村“995”服务管理平台解决了“谁打电话、谁接电话、谁处置电话”的问题,实现了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服务。
       为了让乡村“995”服务管理平台更好地服务农村群众,赵德光要求,要把“6995”的经验运用到“995”服务管理模式中。针对偏远农村地区治安防控力量薄弱、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被侵害案件增多的问题,在1个乡镇展开“995”试点工作,探索总结出“谁打电话、谁接电话、谁处置电话”的创新工作机制,形成以乡镇为单位的乡村“110”,让群众个体需求转变为群众互帮互助+政府实际行动的模式,实现基层政府公共资源效益最大化,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实行人性化管理与服务
         目前,昌宁县所有乡村按照“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的总体要求,以“管理有网格、服务有平台、支撑有信息”为标准,以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云保中队、林区派出所等基层政法综治维稳部门为骨干,以治保会、调委会、民兵应急分队等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实现“6995”群组中只要有人拨打“995”,村级为民服务站就能及时收到求救信息。之后,村级为民服务站根据信息及时研判,按照管理职责,属于村级为民服务站负责处理的第一时间安排处理,需要上报镇一级为民服务中心的及时上报,镇一级为民服务中心一经受理,将指定相应的社区(村)服务团队给予及时服务。目前,全县124个村(社区)有“6995”用户90732户,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为民服务站116个,划分为2046个网格,配齐网格管理员2170名,组建128个治保会、124个调委会。
        2015年,昌宁县完成柯街镇一个乡村“995”服务管理平台的试点建设工作。目前,昌宁县以该镇为试点,拓展四项功能、建立四级响应机制、组建四支服务队伍。
通过拓展四项功能解决“服务对象不准、服务内容不全”的问题。柯街镇乡村“995”服务管理平台在覆盖全镇居民的基础上,突出的重点对象是山区群众、“三留人员”、残疾孤寡老人和受灾害事故人员四类群体。其主要功能重点在处突救灾、应急救援、警务服务和民生服务四个方面发挥作用。
        通过建立四级响应机制解决“联动机制缺失、指挥协调不畅”的问题。该镇建立了镇、村指挥协调中心,负责上下沟通和指挥协调。建立了四级响应机制,明确了每一级响应机制对应的适用范围,按照群众拨打“6995”所反映问题的类型性质和严重程度,在第一时间确定对应响应等级,确定应参与服务管理的具体人员和负责人。一级响应由镇党委书记任总指挥,主要针对一些重大灾害事故和案件事件的处置。二级响应由镇长任总指挥,主要负责一般性灾害事故和案件事件的处置,负责重点服务对象生产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重要困难问题。三级响应由各村社区总支书记任组长,主要负责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解决的一般性困难问题,负责日常服务管理事项的处置。四级响应由村民小组长负责处理,主要是群众日常的生产互帮、生活互助和信息互通。
        通过建立四支服务管理队伍解决“服务效率不高、干群互动不畅”的问题。柯街镇党委书记杨绍琦介绍,四支服务管理队伍分别是:应急救援服务团队,主要负责参与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公共事件、突发事件、森林火灾的处置任务;警务服务团队,主要职责是参与各类事故的救援;医疗服务团队,负责各类医疗救助和重点服务对象的日常医疗服务工作;民生服务团队,负责常态化的服务管理。
        升级社会服务管理
    “6995”和“995”一样吗?柯街镇党委书记杨绍琦介绍,通过乡村“995”服务管理平台的试运行,主要实现了“五个方面”的服务管理效果。
        一是沟通快捷化。“995”服务管理平台整合了“110、120、119”三个报警平台,群众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不需要分类拨打,只要拨打995”,通过镇、村值班人员和各级响应指挥长的研判指挥,保证各方面力量到现场处置救援。群众不管反映什么性质的困难问题、不管发生什么性质的灾害事故和事件,最多只需要分级拨打三个电话就能完成协调调度指挥工作,保证各方力量组织动员到位。
        二是队伍专业化。通过建立四个服务团队,工作职责具体到人,整合了各方力量,形成了分工明确、协调联动的综合性服务团队。
        三是协调高效化。通过建立镇、村指挥中心沟通下级群组和四级响应机制,整合了镇一级所有的应急处突工作力量,形成自动指挥行动体系,根据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指挥中心的统一指令,在第一时间明确“该由谁参与、由谁负责”,自动生成工作参与支机制。
        四是服务组团化。通过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实现了山区群众特别是重点对象的生产生活服务管理专业化。
        五是管理综合化。“‘995’由一个信息平台升华为一个综合性服务网络,在服务对象全覆盖的基础上,可以广泛用于抢险救灾、应急处突、森林防火和民生服务;升化成为一支综合性服务队伍,遇到问题不需要再通过几个电话抽调人员、几个会议安排分工、几个方面明确职责,涉及人员能在第一时间明确职责,行动起来;升华成为一个高效率的服务体系,遇到各类服务管理事项,不需再分工安排、不需再逐级传达落实,能够自动生成一个行动体系。因此,‘6995’和‘995’不一样。”杨绍琦说。(林源 罗映斌  邵维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