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临沧:创新举措服务发展 “小网格”发挥大作用
发布时间:2016-01-19  

 

积极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是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有益探索,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加强法治建设创建平安临沧的有力抓手,是固本强基、便民利民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具体实践。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对于提高临沧市各级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推进法治平安临沧建设,促进全市社会和谐稳定,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起,临沧把推行社区(村)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作为创新举措,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助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委、市政府及时研究部署,市综治委具体牵头负责,通过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大胆创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科学谋划部署  工作高位推进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城乡社区(村)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意见》精神,市委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列入常委分工负责的重点进行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听取了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委专题工作汇报,并作批示对全市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作了部署要求。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在全市社区(村)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实施意见》,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长任副组长,相关成员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各乡(镇、街道)相继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基层实际,研究制定了工作办法,确保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精心组织划分  网格显露雏形

在不改变基层现有组织领导体系、不打破现有行政区划和管理格局的前提下,全市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职责明确”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对社区(村)划分网格。社区和城乡结合部的网格划分主要考虑地域面积、人口数量、治安状况、地理布局、楼宇街巷、门店铺面、企事业单位等基本要素,农村原则上按照每一个村民委员会作为一个网格。人数较多或居住分散的,以自然村或村民小组作为一个网格。各县(区)、乡(镇、街道)深入开展调研,多方听取意见建议,以不同社区、小区、商贸区域、企业、党政机关等不同区域科学划分网格。截至目前,全市已全面完成网格化划分,共分1509个网格,其中城市社区596个,农村913个,100%覆盖全市辖区范围。

整合现有资源  配齐网格人员

通过采取专兼职结合的方式,每个网格至少配备一名网格管理员。除专职网格员进行实行招录外,兼职网格员由民选综治员、治保员、流动人口协管员、大学生村官、边境武装干事、计生宣传员、调解员、村民小组长或单位保卫干部等兼任。切实把政法、综治、维稳、信访、公安、司法、消防及群防群治等资源最大限度地整合并延伸到网格。全市配备网格员1509名,其中,专职8名,兼职1501名。网格员补助由各县(区)自行确定,专职网格员待遇每月1500元左右,兼职网格员适当进行补助,向每一名网格员配发了综治通手机移动终端,并补助通讯费用。截止目前,全市各级财政、综治部门在人员工资、服务器建设、综治通和电脑采购、人员培训等方面投入网格化服务管理经费约160万元。

深入开展培训  提高业务水平

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启动后,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综治部门高度重视网格化工作业务培训,市级召开工作推进会议2次,县(区)召开专题会议15次,组织市、县、部分乡村业务骨干和网格员参加网格化服务管理培训,主动要求省综治办领导到临沧为基层网格干部授课,省综治办派出专门人员赴临沧巡回培训,各县(区)也层层开展相关培训,切实把网格化服务管理的目标、理念、工作方法和职责任务传达到每一名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人员,提升了业务能力,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推广“6995  打通“最后一公里”

6995谐音“来救救我”,是指将居住地点相邻的1020户不等的农户手机号码组建成互联的通话小组,小组成员通过拨打6995即可实现小组内全体同时免费的多方通话,用于向组内其他成员发起紧急求助、应急互帮等,对于发生治安、刑事等案事件或者火灾、泥石流等灾害险情时互帮互救、群防群治提供通讯技术支撑,为地广人稀的山区解决警力和应急救援力量不足、办案控制现场和开展救援交通不便等问题作出有益补充。临沧把推广“6995”作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打通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措施,市综治委与移动公司合作,明确了宣传、动员和工作推进分工任务。县(区)、乡(镇、街道)党委、政府牵头,综治工作人员和移动公司业务人员共同深入农村基层进行广泛宣传,在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进行资料收集和系统录入组网。20154月份,双江自治县忙糯乡一户农户驾驶拖拉机不慎滑入山谷,事发地点距派出所较远,且山高坡陡,该农户迅速拨打“6995”向邻居求救,附近群众纷纷赶来,仅20余分钟便成功解救落入山谷的农户;6月份,耿马自治县贺派乡一村民小组长综合考虑到数日连降大雨,自己家和10来户邻居农户家地处泥石流塌方易发区域,他通过仔细分析,立即拨打“6995”通知其余农户连夜搬离,最终避免了当晚发生的泥石流塌方灾害。目前,全市“6995”平台在网农村用户数374908户。

运用信息技术  强化科学管理

在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中,临沧始终把信息化作为网格化的重要支撑。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科技理念,结合当前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实践运用,于20146月份开通与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相配套的综治信息系统,并组织全体网格员进行培训,共向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五级机构配发综治通手机移动终端1769部,网格员随身携带综治通手机,用过“综治信息系统”APP软件或发送事件代码数字短信即可与全市系统服务器和上级综治信息系统管理员互通讯息,报告发生的事件。截至201512月份,综治信息系统中共录入组织构架4807个,录入常住人口26.84万人,流动人口1785人,吸毒或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1218人,矛盾纠纷6585件。网格员在对网格开展管理工作时,发现矛盾纠纷、外来流动人员、火灾、抢盗案情等动态信息,用综治通手机共报送了8.8万条事件信息。通过加强与网格化配套的信息化建设,切实提高了网格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为进一步分析研判网格民生状态,改进和加强工作能力提供了及时、准确、全面的大数据支撑。

大胆创新实践  起航“流动网格”

通过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涌现出了“群众满意、方法可行、社会效果好”的创新经验。为切实解决警力不足,社会治安管控点多面广的困难和问题,沧源自治县不断探索和创新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机制,针对出租车、客运车、公交车数量多,活动区域大,接触人员广,全天候运行,特别是流动性强的特点,挑选一批出租车、客运车、公交车驾驶员,作为“流动网格”的巡防队员,又称“巡防司机”。按照“一人一车一档”的方式管理,并签订《巡防责任书》,明确巡防队员利用行驶之便,广泛收集社情民意,留心乘客言行,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的职能职责,逐步形成了“车车是哨卡,人人是哨兵,信息时时通,全域一张网”的防控管控格局,构建了新时期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工作的新机制,打造出了流动、高效的“网格”。为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反应及时、出警迅速,沧源自治县公安局利用手机终端,为巡防司机设立了“流动车轮巡防”信息群,并在指挥中心建立专门平台,根据工作需要,定期不定期向他们通报社会治安动态信息和预警摘要,并发出需要收集掌握相关信息的指令,接收“巡防司机”上报可疑信息。通过建立“流动警务巡防”奖励机制,制定了《“流动车轮”信息甄别奖惩办法》,每季度对巡防队员进行一次考核,评出好、中、差三个等次,并建立一案一奖、一事一奖、一信息一奖制度,县委、县政府每年将10万元奖励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对提供线索或协助公安机关破案、追逃抓逃有功的巡防信息员进行奖励,充分激发“流动车轮”巡防司机的积极性,为“流动车轮巡防模式”的长期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巡防队伍已经发展到了138辆车214名机动车驾驶员,共奖励巡防司机49名,兑现奖金3.4万元。截止目前,“流动车轮”巡防司机先后提供情报信息1242条,协助查破各类案件948起,其中,毒品案件66起,刑事案件355起,治安案件527起。该创新做法得到了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委、省公安厅、省边防总队、省客运总公司等上级部门的肯定和表扬,在全省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推广,同时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社会治理创新奖,该典型经验做法已在全市推开。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网格化服务管理不断发展进步,市综治委先后出台《实施意见》和《通知》,进一步把特殊人群、吸毒人员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构建新形势下的立体式、全方位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夯实了基础,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网格员职能作用充分发挥。网格员承担着宣传教育、信息采集、人口管理、矛盾化解、安全防范、隐患排查、服务代办、群防群治、平安创建、民主监督和公共服务、志愿服务、市场化服等职责,随着工作深入推进,基层网格员队伍已在矛盾化解、信息采集、平安建设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二是情报信息得到及时收集。广大网格员走村串户,定期到网格走访巡查,及时从群众的街谈巷议中收集社情民意,认真梳理排查各种不安定因素,找准根源并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反映充分利用“96885”短信平台,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三是矛盾纠纷得到就地化解。网格员定期排查网格矛盾纠纷,积极协助社区(村)调解组织和上级有关部门,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努力实现家庭琐事不出户、矛盾纠纷不上交,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四是社会治理能效整合提升。通过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整合了城乡社区(村)原有的劳动保障、计划生育和流动人口协管员、综治员、治安巡防员、小区保安、单位保卫干部等力量,最大限度整合和利用基层政府行政资源、公共服务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等服务管理资源,形成对群众求助、投诉的联动受理和处理反馈机制。五是群众安全感逐步提高。通过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拉近了党群、干群的距离,同时,网格员排查上报情况和参与报案、固定证据等工作,作为警力的有效补充,对不法分子形成震慑,挤压了违法犯罪行为的空间。通过综治信息系统分析显示,2015年,临沧市在全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中从去年年底的第9位上升到第7位,从测评数据中可以看出,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在其中功不可没,符合了群众的期盼,基本实现了群众满意的目标。(王元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