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和谐的“昌宁秘方”
发布时间:2015-05-15
保山市昌宁县地处喜马拉雅山南延段,横断山南延部分高黎贡山东面的滇西峡谷地区,澜沧江、黑惠江穿境而过,属亚热带季风高原高山气候,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人口占84%,县内97%是山区,整体地貌山高谷深,自然灾害频发,为全省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县内县域经济欠发达,经济总量偏低,2014年县财政收入仅4.4亿元。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普遍存在农村劳动力紧缺、群众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低、群众互帮互助组织困难,科技文化、农产品价格等信息传递滞后,公共服务保障与农民需求之间差距较大等困难和问题,全县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任务。“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投入使用后,全面创新了乡村社会治理新模式。
群众需求就是工作目标
耈街乡新厂村是位于澜沧江东岸的一个山区大村。2010年,根据小湾水电站建设需要,耈街乡原新厂、平村、桥头3个行政村合并为现在的新厂村,969户村民分散居住在70.57平方公里的澜沧江畔深山峡谷区,山高坡陡、道路崎岖、地广人稀,最远的自然村距离村委会26公里。
村上管理难,村民到村上办事更难,特别是三村合并后,村民地缘关系被打散重组,群众之间亲密熟悉程度不高,认同感、归属感需要磨合,邻里之间互帮互助需要逐步引导,群众幸福感偏低。“远在深山无人帮”,有灾、有难时“远水难解近渴”等问题,成为乡村干部最为担心的问题。
然而,自从“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投入使用后,情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农户互帮显真情
“这个平台会不会只是村支书和村主任他们几个搞着玩玩?”“6995”平台刚开始投入运行的几天,除了新厂村党总支书记左玉春和村里的几名村民小组长时不时地通过群组询问烤烟烘烤情况外,村里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就在群众心中的疑惑在平静中逐步扩大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群众的信心坚定起来。
吴付正家住耈街乡新厂村小马鹿塘组,属于独户独院,离周边最近的村民家也有1公里远。家里有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和他5口人,还有一名长期寄养在自己家的堂妹。家中有三间房,一间正房、一间楼房、一间厨房,按本地的习俗,爷爷、奶奶住在正房,吴付正和父母住在楼房二楼,一楼用来关牛。
2013年8月12日,马鹿塘村民小组地区从17时许就一直持续强降雨,当日22时许,“轰”的一声巨响把吴付正从睡梦中惊醒。
吴付正匆忙起床查看,发现由于水流的冲刷,楼房下的山墙已倒塌,墙体严重开裂,瓦片正纷纷从屋顶滑落。
危急时刻,吴付正想到了“6995”平台,他立即掏出手机,拨打“6995”求救。“大家快来帮忙啊,我家房子要塌了!”吴付正的求救声在同一时间传到了中心户长、全村村民的耳中。
电话拨出仅5分钟时间,就有10余名通过“6995”接到求救的村民赶到吴付正家。大家在中心户长的指挥下,切断进户电源,并迅速帮助吴付正把爷爷奶奶从危险的屋内撤离到安全地带,再把3只水牛从楼下的牛栏中牵出,并找来了一大块塑料布遮盖山墙墙脚,及时疏通房屋周围的排水沟,避免房屋发生整体坍塌。
最终,通过“6995”的快速反应和村民的爱心互救,为吴付正家挽回了经济损失10余万元。吴付正感慨道:“要是让我一家一家地去叫人或一个一个地打电话,我家的房屋肯定是保不住了,老人和牛也都很难说,‘6995’帮了我很大的忙。”
李建曾是当天晚上赶到吴付正家参加紧急救援的村民之一。在经历了那次救援后,李建曾逢人便说“6995”的好:“过去我们还觉得这个东西靠不住,现在觉得它就是带在我们身上的‘平安符’,关键时刻能帮上大忙呢。谁家有事,都可以通过这个号码呼叫大家,要是事情紧急,即使我们在田间地头劳作,也可以直接从田地里赶往事发地点,方便得很。”
“6995”走进千家万户
“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就是在群众手机上开通了“小喇叭”和“对讲机”功能,用“6995”号码搭建起集群式对讲呼叫平台,实现了迅速沟通、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节省成本的目的。截至2014年底,昌宁县农村区“6995”用户就达到90763户,覆盖率达92%;城市社区“6995”用户4283户,覆盖率达43%。
据了解,“6995”深受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赞扬和喜爱,昌宁县彝族、苗族群众现已把“6995”编排成打歌调,在边远少数民族山区广为传唱。珠街乡打歌队这样唱道:“‘6995’到彝乡,家家户户都晓得;宣传政策一键按,又得民心又便捷;‘6995’平台好,一家有难十家帮;火灾隐患都用它,群众互助人心齐;‘6995’有事打,个个晓得来救我;干群民警互相帮,平安和谐建彝乡;‘6995’是楷模,民众有事互连网;综治苗头及时抑,维稳隐患早排除;珠街彝乡有新治,全民共扬六九台;坚定不移跟党走,彝乡文化有传承。”珠街乡羊街村打歌队队长黄德周说:“‘6995’打歌调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队里的主打调子,常常会有很多村民跟着我们唱唱跳跳。在生活中遇到紧急情况,大家都会及时想到拨打‘6995’进行求助。”
生产互助促发展
据介绍,昌宁县温泉镇村民李晓燕利用“6995”,自发把妇女同胞中的一些采茶能手、致富带头人组建起来,成立了松山茶叶产业互助队,主要在农忙时节组织队员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五保户等困难群体采茶。现在,村内只要有特殊农户需要帮助,队长李晓燕就会吹响“6995”集结号。当村民在粮食、烤烟、甘蔗、茶叶等生产活动中急需多人帮忙,或村民小组长需要发布生产信息、统一安排生产生活事项、集体劳动时,用手机拨打“6995”号码并说出需要帮忙和安排的内容,其所在群组的其他村民手机就会在同一时间收听到相关内容,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昌宁县“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开通以来,已用于烤烟、核桃、茶叶、甘蔗、蚕桑、大春粮作物等生产互助12858次。
警民互动保平安
近日,耈街乡村民杨明效与儿子驾车途中,由于操作不当,致使车辆翻入距离公路约30余米的沟内,造成杨明效大腿、脑颅骨等多处骨折,儿子也当场昏迷。杨明效连忙掏出手机拨打“6995”求助,民警迅速带领驻村干部、村卫生院医生及时赶往事发地点进行抢救,杨明效父子很快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据民警介绍,当村民发现涉及公共安全、破坏资源、社会治安及交通、生产、食品等安全事故时,用手机拨打“6995”报警,驻村民警接听到语音报警电话后,打开电脑屏幕就会显示发生案件的具体地点。民警可以做到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了解案情,及时安排处置,发挥群防群治功能,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截至目前,昌宁县“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共用于报警60余次。(查小高 邵维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