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西双版纳 “爱民固边”花常开
发布时间:2015-03-17  
       从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法治教育走进村村寨寨,再到“民警村官+村委会干部+佛寺僧侣”联合普法教育机制和“民警村官+村委会干部+联防队员”联合管控机制落地西双版纳,西双版纳边防支队边防警务从“管理型”走向“服务型”,边防工作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密切,边防官兵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爱民固边和谐曲。

  

 

  团结促发展

  用傣文等少数民族文字印制宣传标语等材料8万余份,深入各民族村寨发放;

  开展警官入村当村官、法律进村当天平、服务进村当平台工作,排查出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积极有效地化解;

  西双版纳公安边防支队以大走访活动为契机,“三访四见”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科学发展观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多措并举,全力维护民族团结。

  据介绍,10年来,支队官兵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00余起,先后有30个单位和个人被各级评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与此同时,积极引导各少数民族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先进的发展理念,培养新型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走科学发展之路;扩大少数民族群众的知识面,引导他们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增强参与社会竞争、促进社会发展的意识,切实推动边疆地区发展。支队先后创建了40个爱民固边模范村,模范口岸(通道)3个,模范佛寺16个,推动了新农村建设,促进了边境地区和谐稳定。

  联合普法促平安

  西双版纳边防支队积极协调建立了“民警村官+村委会干部+佛寺僧侣”联合普法教育机制和“民警村官+村委会干部+联防队员”联合管控机制。

  根据驻地情况,支队以村寨寺庙、村委会为依托,从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加强群防组织建设,提高辖区管控能力入手,充分发挥民警村官模范带头作用,联合开展普法宣传,协助完善村规民约,开展群防组织培训,整治村寨突出问题,加强村寨治安管控,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禁毒防艾和反恐维稳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被列为重点普法的6个村寨平均发案率下降33%。

  据介绍,2013年以来,支队联合州民宗局、卫生局、禁毒支队和西双版纳佛光之家针对辖区少数民族世居多,群众法律意识淡薄,诱发吸食毒品、打架斗殴、盗窃摩托车等案件高发影响社会稳定的难点热点增多,紧抓辖区群众多数信仰南传佛教的特殊地位,在边境辖区的11个重点村寨开展联合普法活动,成效明显。

  民警村官聚人心

  2006年起,西双版纳支队先后有85名责任区民警到13个边境乡镇担任“村官”。与其他村官不同的是,民警村官不占村里的编制,不拿村里的工资。除了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等职务之外,他们还是村里的治安巡查员和法律宣传员。

  针对村民们酗酒、飙车等现象时有发生,有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等不良习惯,支队积极动员和协调各方力量组织开办了爱民固边夜校,积极协调云南新闻出版局和总队,在边防辖区基层单位设立了13个“爱民书屋”,激发群众读书看报的积极性,并利用休息时间为村民们讲授国家法律法规、农业技术知识及村规民约等。10年来,支队各边防派出所(边境站)共组织开展法律讲堂500场次,农业技术讲座70余场次,极大地增强了村民的守法用法意识,切实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如今,村民们讲文明、讲卫生、爱学习、遵纪守法等好习惯蔚然成风。( 刘加勇 万霜降  龙琼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