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保山:边境稳固展和谐
发布时间:2015-03-17  

  

  “十户联防、邻里守望”与“6995”现代化通讯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群防群治”模式落户保山。

  保山公安边防支队在辖区重点区域安装监控探头106个,改造勤务指挥室2个、警务室7个,组建“武装班”3个,通过多措并举推进了边境网格化防控体系建设。

  同时,狠抓全员岗位业务练兵活动实施,主动参与地方抢险救灾等应急处突工作,全面提高了官兵边境维稳防控意识。

  此外,采取警民结对帮扶、纳入政府关爱、推进社会救助等多种形式,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爱民固边”全面铺展。

     治安联防保平安

  “自从边防派出所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后,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店里的东西被盗了。”腾冲县猴桥镇个体户刘文祥对保山边防支队治安联防体系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在边境维稳管控和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保山边防支队各边防派出所将大走访、“三访四见”活动与人口管理、治安巡逻、安全检查、群众工作结合起来,推动警力下沉,狠抓农村警务战略实施。期间,还开展了“打零收戒、缉枪治爆、扫黄打非、打击两抢一盗”等专项行动,重点整治了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该支队积极整合警地资源,将“6995”报警服务平台应用于社区警务工作,实现社会管控由单一模式向多样化转变,推出了“边境乡村110”,打造集“打、防、管、服”于一体的警民联防体系,在32个边境村科学划分378个治安网格,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此外,该支队还围绕资源开采、水电开发、征地拆迁等易引发矛盾纠纷的社会问题,认真落实社会矛盾滚动排查、风险评估、预警联调、源头预防机制,严格执行矛盾纠纷“定期常态排查、敏感时期经常排查、重点纠纷定向排查”制度,在32个边境村及复杂的边境生产作业点,设立矛盾纠纷联合调解服务点35处,确保了辖区移民搬迁、水电建设、景点打造、温泉开发等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服务了地方经济发展。

  应急联处化危机

  2014年4月12日,保山市隆阳区西山发生森林特大火灾,保山边防支队官兵闻警而动,在驻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派出“党员突击队”深入一线开展火灾扑救,经过5天的连续奋战,大火被彻底扑灭,受到了保山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哪里有危险,边防官兵就出现在哪里;只要能够见到边防官兵的身影,咱老百姓的安全就有保障啦!”这是驻地群众对保山边防支队官兵的肯定。

  该支队从开展岗位业务练兵、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畅通信息联动渠道入手,充分发挥边防官兵先锋队作用,主动参与地方抢险救灾等应急处突工作。同时,狠抓全员岗位业务练兵活动实施,开展了应急指挥、上下联动、物资保障及防暴力恐怖分子闯关、防群体性械斗等事件的处突演练,全面提高了官兵边境维稳防控意识,提升了部队“招之来、来之战、战之胜”的应急处突和协同作战能力。

  扶贫帮困见真情

  木城边防派出所牵线搭桥,协调社会爱心企业为驻地老满坡小学捐款20万元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打黑边检站倾情打造支队第一所爱民固边模范小学,帮助辖区贫困学生解决上学难题;

  联合浙江“吃亏是福”慈善基金会为辖区群众募集爱心衣物10万余件,推动社会爱心人士吴女士捐款5.8万元建盖了学校爱心食堂,协调市新农办转移至爱民固边模范村建设资金240万元,向群众推出了预约通关、送法下乡、上门办证等15项便民利民措施……

  多年来,保山边防支队采取警民结对帮扶、纳入政府关爱、推进社会救助等多种举措,警地先后开展了“走边关送温暖、爱心衣物捐赠、送医下乡、爱心护蕾成长”等为民服务活动,建立警民帮扶对子,协调党委政府为贫困群众解决医保、低保问题,解决饮水、生产、就业等问题,为贫困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排忧解难,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群众一致好评。就在不久前,保山边防支队还被保山市委、市政府授予“爱民固边模范边防支队”荣誉称号。这一殊荣是全体官兵多年“爱心接力”的佐证。(周国兵 赵鲜 龙琼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