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临沧公安边防支队孟定边防派出所探索出一条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公安行政调解为一体的“三调对接”大调解机制。该机制建立以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上百起,化解成功率为100%,受到群众好评。
整合资源齐推进
2014年5月26日,孟定镇班幸村永辉彩钢瓦装饰有限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因墙体倒塌,导致务工人员熊某当场死亡。其家人和数名同乡与施工单位因赔偿问题一直未达成共识,熊某家属纠集大批人员准备闹事。
接警后,孟定边防派出所联系公安机关开展责任认定,同时将案件移送人民调解室,该所主要警力负责控制双方人员,防止矛盾激化,几个单位共同推进矛盾化解,节省了时间,最终,双方达成和解赔偿协议。
这样的案件还有不少。
孟定边防派出所将人民调解的“即到即调”,司法调解的“就地立案、即时审结”,治安调解的“及时认定、及时调解”融合到“三调对接”调解机制中,提升机制的普遍适用性和调解效率。在调解过程中积极建立健全五项工作制度。即《案件移送交接登记制度》、《人民调解员考核奖惩制度》、《联席会议制度》、《跟踪回访制度》、《人民调解员包案责任制度》等,为“三调对接”机制的规范高效运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引入调解结果司法确认
去年8月12日,务工群众赵某因到企业主贾某家讨要工资时被贾某家狗咬伤,三调对接调解室受理后,经过调解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由贾某支付赵某医药费500元,并在5日内支付拖欠的工资8000元,并经孟定镇法庭确认。但贾某在支付500元医药费后迟迟不付工资,在三调对接调解室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赵某向法庭申请了强制执行,责令执行通知书送达贾某处后,当天贾某就支付了赵某的8000元工资款。
孟定边防派出所依托“三调对接”平台,充分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归口化、调解人员专职化、调解结果法律化,从根本上扭转了少做受质疑、多做不合法的被动局面。“三调联动”的人民调解室调解范围广、机制保障全、法律地位强,与“有困难请拨110”的口号实现了全面对接。
在调解员队伍、经费和运行机制上均实现了地方财政保障,及时消化处理了大量矛盾纠纷,切实缓解了警力紧张的难题。
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三调对接”调解室化解矛盾纠纷386起,有36起为非警务职责范畴,由人民调解员负责化解,极大减轻了派出所警力紧张的负担。
该所在推行的“三调对接”机制引入了调解结果司法确认这一创新亮点,确保了调解结合的法律地位和执行率,从根源上破解了以往行政调解易反悔、易复发的难题。
调解工作精细化
去年6月7日,孟定边防派出所辖区班幸村一村民张某与邻居李某因琐事发生口角,张某随手抄起木棍将李某打伤,周围群众见状,立即拨打派出所电话报警,并将伤者李某送往班幸村卫生院进行包扎救治。
“三调对接”调解室受理后,调解员根据当事人双方要求,在班幸村卫生室对双方进行调解,缓解了针锋相对的氛围,纠纷得到妥善化解。
孟定边防派出所紧贴矛盾纠纷当事人的需求,第一时间出警处置矛盾纠纷,并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通讯设备,建立微信“朋友圈”、“三调对接”调解QQ群、网格化信息调解员等,及时通知人民调解员参与现场调解,极大提升了案件纠纷化解的效率。(谢丽勋 魏建新 杨毅婷 龙琼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