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八个两手抓”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发布时间:2015-02-05
2月4日,保山市委政法委在昌宁县召开全市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讲评会。会上,昌宁政法委介绍了去年群众安全感调查位列全省129个县(市、区)第1位的主要经验,与会人员作了讨论发言。会议认真分析了《2014年云南省群众安全感调查报告》大数据,对比查找五县区“群众安全感”和“政法机关执法工作满意率”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具体整改措施。会议决定,2015年全市将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安排部署,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增强前瞻性、主动性,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积极推广昌宁县“八个两手抓”管用做法,全面推进平安法治建设,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一是坚持维稳和维权两手抓。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加强情报信息工作,高度警惕和严密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紧紧盯住辖区社会面、城乡结合部、车站码头、交通要道、边境一线、征地拆迁、矿山工地、移民地区等问题多、矛盾多的地方,紧紧盯住网络舆情不放松。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将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出台、重大改革举措、重大项目实施的“前置程序”和“刚性门槛”,使权力运行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坚持执法为民,公正司法,把执法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健全党政主导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机制,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建立完善群众诉求受理和解决机制,依法调解化解矛盾纠纷。
二是坚持法治建设和民生保障两手抓。推进法治保山、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统筹全市工作。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在去年投入民生类支出125.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6.4%的基础上,千方百计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做好扶贫、医保、教育、就业等各项工作,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和住有所居问题。
三是坚持专项整治与日常管控两手抓。适时开展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缉枪治爆”、“扫黄禁赌”、“打四黑除四害”、“保障舌尖安全”等专项行动,严防重大恶性案件和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发生。着力遏制境外毒品过境内流,加大边境毒品查处。坚持日常管控,深化公安“民意引领警务改革”,最大限度把治安力量摆到案件高发、防范薄弱的重点部位、重点时段,有效预防违法犯罪活动发生。
四是坚持预防威慑与宣传净化两手抓。强化“网上网下结合网”、“社会面防控网”、“群众自防自治网”、“单位内部安保网”、“重要场所技防网”、“相邻市州协作网”等“六网一体化”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建设,抓好遍及城乡的护村队、护校队、网格管理员、中心户长,形成防范“平安网”,有效预防威慑违法犯罪。加强宣传教育,办好《平安保山》电视栏目,推广“十户联防”、“6995”乡村治理模式,采取户外有广告、广播有声音、电视有画面、家庭有手册、手机有信息等措施,努力营造平安法治建设氛围。
五是坚持依法打击与教育转化两手抓。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刑事犯罪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经济犯罪活动,始终保持对邪恶势力、涉枪涉爆、涉恐涉毒、“两抢一盗”、危害公共安全等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依法震慑打击违法犯罪分子。强化重点人员教育转化,努力减少社会危害,着力解决好社区矫正人员社会保障和心理康复等管理问题。
六是坚持网格化管理与信息化服务两手抓。全面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实现服务群众精细化。深入推进“6995”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农户互帮、生产互助、警民互助”的民生功能,解决好山区群众临灾遇难求助难、农事活动求帮难、不法侵害求救难、公共保障到位难等问题。在广大农村全覆盖的基础上,提高城市覆盖面。着力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为民服务站建设,年内争取95%的社区(村)全部建成,为群众无偿办理社会保障、生育审批、户口户籍、医疗卫生、农产品推销等事项,实现“村民办事不出村”。
七是坚持阵地建设与队伍建设两手抓。延伸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开展好“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整治软弱涣散党组织,强化基层党组和党员队伍建设,巩固执政阵地。抓好乡镇电视广播站、文化站舆论阵地,乡镇综治办、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中心法庭、检察室、村级综治维稳室等依法治市的前沿阵地。加强法治队伍建设,从严治干治警、从优待干待警,培育造就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法队伍,确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
八是坚持专门力量与社会力量两手抓。加强政法队伍和行政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执法条件、执法装备建设。同时,抓好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使其成为法治建设的专门力量。组织治安积极分子、保安、志愿者、居民、民兵等开展群防群治,集民智于治安、化民力为警力。鼓励和支持3000多个非公经济、32个行业协会和1500多个专业合作社等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共享共建,形成平安法治建设的整体合力。(杜勇 张丙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