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联防、警民互动、邻里互助、生产互帮。”保山市创立的“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将传统的社会治安“十户联防”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创造了一套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探索出一条平安建设的新路径。
5月13日、14日,来自全国20余家省级法制(治)报社的社长、总编辑及采访团的记者走进“2015平安?法治云南行”第二站——保山市隆阳区及腾冲县,实地采访了保山市“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经验,在走访参观了保山市社区及农村“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的应用情况后,采访团成员纷纷点赞,表示要将云南省的网格化管理先进经验带回家乡,宣传好,推广好。
云南法制报社总编辑吉命土干:“6995”助推平安法治云南建设
保山市“6995”网格化管理服务,解决了山区群众“远在深山无人帮”、政府职能部门“远水难解近渴”的实际问题,构建了一张“治安联防、警民互动、邻里互帮、生产互助”的现代化信息网络,让信息化成果便捷高效地服务边远山区群众,真正实现了社会治理的精细化、科学化、现代化和人性化。云南法制报社总编辑吉命土干说,“保山市‘6995’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有力地助推了法治云南、平安云南、和谐云南建设。”
小小的“6995”,释放了平安法治大能量,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成为新时期我省政法工作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典型,也成为展示我省法治建设成绩的一扇窗口。
“6995”经验诞生后,作为我省惟一的法制类综合性报纸,《云南法制报》在省委政法委、保山市委政法委的全力支持下,通过多次深入采访挖掘,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在采访报道中,我们认为‘6995’是社会管理的创新之举,值得在全国推广。”吉命土干说。
河南法制报社社长王庆礼:保山市“6995”办实事
“网格化不新鲜,但保山市委政法委和移动公司合作,建立‘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将新的通讯技术投入到社区网格化管理中却是很少见的。”河南法制报社社长王庆礼说。
王庆礼表示,以前,群众有问题找社区,这是单线的方式,而如今,群众只需要拨打一个电话,就能解决问题,还能得到问题的反馈,这是双向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办事人员的责任心。
“此外,保山‘6995’更多的是解决民生问题,甚至是人身安全问题,这对于老百姓来说是最实在的,和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治理是不一样的,保山市‘6995’涉及的面更广。”王庆礼说,保山市的“6995”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具有时效性,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基层工作人员的文明意识也得到了提高。
山西法制报社社长关启:“6995”是用小网格打造的大平台
“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是社会综合治理创新的成果,将原来的群防群治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效连接在一起,低成本高效率,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参观完保山市的“6995”示范点之后,山西法制报社社长关启评价道。
关启认为,“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是小网格提升了高效率,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多跑路就能够让群众少跑路,“6995”充分体现了网格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创新理念,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流程进行系统再造,通过对各类基础信息的采集录入和动态管理,实现了全程化、实时化、动态化服务管理,确保了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提升了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效能。
“这种方式比以往更加便捷高效,最重要的是满足了群众群防群治、邻里守望的心愿。全国各地都有推广‘6995’的条件,它既符合云南省的实际,又有在全国各地发展的前景。”关启说。
新疆法制报社社长鲍淑琴:网格化管理抓出成效
新疆法制报社社长鲍淑琴表示,“6995”这个号码简单易记,容易传播,保山市的“6995”网格化管理工作非常成功。
“全国都在做网格化管理,但保山市的‘6995’网格化管理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它更多地将着力点放在对民生、对服务群众需求方面的关注上,真正让网格化管理落到了实处,抓出了成效。”鲍淑琴说。
在参观保山市隆阳区永昌街道基层综合服务平台时,该街道一户居民通过“6995”服务平台在半小时内就拿到了准生证,高效的服务让鲍淑琴印象深刻。
在鲍淑琴看来,群众的工作做好了,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也将随之提升。政府公信力提高了,工作就好开展了。
南方法治报社(广东)总编辑郑伊鸥:构建了基层“平安细胞”
在参观了保山市的“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后,南方法治报社总编辑郑伊鸥深有感触地说:“保山市的平安社区、平安乡村建设,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平安中国的重大决策精神,构建了基层社会的‘平安细胞’。云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不算发达,但平安社区、平安乡村建设做得如此之好,出乎我们的意料。尤其是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发了经济实用的‘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充分调动了群众互助的积极性,有效预防犯罪、化解基层矛盾,是新时期将平安建设与党的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有益探索。”
上海法治报社总编辑朱秋萍:“6995”提升了政府综治管理水平
“保山市隆阳区每个社区的综治管理秩序都有条不紊。”在采访过程中,上海法治报社总编辑朱秋萍高度评价了保山市“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
朱秋萍表示,保山市的“6995” 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把每家每户连在了一起,有事大家帮,“6995”操作方便,这样一个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基层群众的平台,方便了群众,增进了群众间的交流,和谐了邻里关系,提升了政府的综治管理水平。
“‘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经验值得其他省份借鉴和推广。”朱秋萍说。
浙江法制报社总编辑周丹:保山市“6995”便于推广
“‘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真正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在浙江法制报社总编辑周丹看来,其效果非常显著:一是有利于联系群众,村民小组长要联系群众,只需拨打“6995”,方便、快捷;二是有利于组织群众,通过对群众编组,当发生自然灾害或群众有困难需要救助时,只要拨打“6995”,就可以立即把分散的群众组织起来,极大地节省了时间,降低了损失;三是方便群众,通过“6995”可以帮助群众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困难,群众之间可以做到有事互帮、生产互助,群众找干部更方便了,办事效率也提高了。
“6995平台建设省钱省力、效率高,政府、群众不出钱,人员兼职使用,不增加人头,实现了基层组织、群众、运营商的共赢,便于推广应用。”周丹说,此次采访完毕后,《浙江法制报》一定会全力报道好保山市“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经验,充分展现云南省政法系统取得的辉煌成绩。
内蒙古法制报社总编辑南丁:“6995”突出了“服务”功能
“‘6995’,这4个数字就是最好的点题,它即表达了群众的呼声,又代表了党委、政府对群众的关心,最重要的是,‘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突出了‘服务’的功能,让人耳目一新。”内蒙古法制报社总编辑南丁表示。
在观看了村民通过拨打“6995”进行灭火的演习后,南丁对“6995”平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认为,通过对群众编组,当发生自然灾害或群众有困难需要救助时,只要拨打“6995”,就可以立即把分散的群众组织起来,极大地节省了时间,降低了损失。同时,“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在应急救灾、安全生产、农业产业及技术指导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有利于服务群众。通过“6995”,可以帮助群众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困难,群众找干部更方便了,办事的效率也提高了。
河北法制报社社长、总编辑王更海:小号码服务大民生
“网格内的居民有任何诉求和问题,都可以通过拨打‘6995’向中心户长和网格员反映,网格员根据职责范围在第一时间办理和反馈。对于网格员无法解决的诉求和问题,就通过综治通手机上报到社区,由社区对网格员上报的事项进行甄别,社区能协调办理的就及时处理,对于社区处理不了的,就通过综治信息系统上报到街道基层综合服务平台。这样好的平台应该在全国推广。”河北法制报社社长、总编辑王更海说。
王更海认为,社区通过使用“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和综治信息系统,对以前分散于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统一整合、分类存储,构建起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数据库,实现了对社区人、地、物、事、情、组织的情况清和底数明。同时发挥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及时全面掌握、有效调处社区存在的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做到了邻里纠纷不出格、小纠纷不出社区、大纠纷不出街道,维护了社区和谐平安的大环境。“这真是小号码服务了大民生。”王更海说。
黑龙江法制报社总编辑王伟:将治理触角延伸到末梢
“‘6995’依托现有的手机移动网络,把传统的‘十户联防、邻里守望’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发展了信息化条件下的群防群治,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群防群治、平安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较好。”黑龙江法制报社总编辑王伟说。
王伟说,保山市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对各类基础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动态录入,最大限度地把各类鲜活信息掌握起来,依托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实现了动态化的监督管理,确保了矛盾问题能及时化解,提升了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效能。与此同时,“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在基层社区、村寨全面铺开,这些社会细胞安全了,整个社会也就安全了。“6995”平台真正把社会治理触角延伸到了社会末梢,把服务工作做到了群众身边。
新法制报社(江西)社长程君平:真正服务百姓的平台
“两天来,我们到保山市隆阳区兰城街道易乐上苑小区、永昌街道办事处、水寨乡海棠洼社区采访‘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对‘6995’这一平台印象非常深,因为它是一个真正为老百姓服务的平台,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帮助。在新媒体环境下,这一平台的作用已经远远超过综治维稳的范畴,它肯定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江西新法制报社社长程君平表示。
他说,保山市政法部门通过和移动公司合作,使政法综治工作更加有力,实现了多方共赢的局面。在互联网时期,“6995”是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有益尝试。
“这次,我准备将学习到的经验写成报告,给江西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办提供参考,新法制报社也会通过报纸、网络,将‘6995’经验推广出去。”程君平说。
甘肃法制报社总编辑张平生:织就安全网 服务网 亲情网
甘肃法制报社总编辑张平生对保山政法综治部门“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6995”就是基层收集社情民意的“网”,是党群互通的“桥”,是边境军警民联动固边的“墙”。“‘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不但有效地深入推进了‘平安边境、法治乡村’的创建,还通过新时代的网络信息有效地服务了地方群众,让村民自治管理,上级主动服务,实现了联系服务百姓‘一竿子’ 到底。‘6995’这个简单的短号,织成了一张安全网、服务网、亲情网,不仅让分散居住的山区群众距离不再遥远,也极大地方便了基层干部的工作。”
张平生说:“甘肃也有过十户联防的综治好经验,但不像保山市这样,群众只需拥有一部手机,拨打‘6995’,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房前屋后,随时随地都能找到民警、信息员、生产活动的组织员和政策法律的宣传员。这样的创新和科学便民举措值得借鉴和学习。回去后会通过《甘肃法制报》将这一先进经验进行宣传报道,让甘肃的政法部门也能从中学习借鉴,让我们的法治中国建设脚步走得更快更稳更扎实。”
天津政法报社总编辑王金友:该模式具有推广价值
天津政法报社总编辑王金友说:“在社区、村组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有益探索,是当前平安建设强基固本的主要举措。而保山市推广的‘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就是一项操作性较强的举措。”
他说,“6995”的出发点十分人性化,符合社会发展特点。与过去粗放式的社会管理不同,该平台有技术支撑,有层级分明的体制,直接延伸到了基层群众的身边,其操作性较强,对群众参与平安和谐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具有可持续性。
“‘群众的事情无小事’,如果群众的事情处理不好会演变成治安案件,甚至刑事案件,‘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整合了各方资源,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在萌芽状态,这对老百姓和政府来说都是好事情,该模式十分具有推广价值。”王金友说。
江苏法制报社副社长孙劲松:诠释了社会管理创新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过去,基层干部面对复杂繁琐的社会管理经常发出这样的感叹。但是在保山市,我们却听不到这样的抱怨。如何把上面的千条线集中聚集到街道和社区工作这根‘针’里。从百姓视角抓创新,依靠群众抓管理,项目推进抓落实,这是‘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给我们的启示。”江苏法制报社副社长孙劲松表示。
孙劲松认为,服务群众、保障民生是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根本宗旨。保山市永昌街道办的网格化服务管理,让每名网格责任人都始终处于“上网在线”状态,随时随地察民情、帮民需、解民困,有效解决了群众“有话找谁说、有事找谁办”的问题。这种百姓视角抓创新的思路正契合了社会治理创新的根本宗旨。
“社会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其根本在于落实。在网格化管理中,保山市引入信息化做法,强化目标责任,精心规划项目,强化内外监督,层层考核,天天考评,狠抓落实,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落实做了最好的诠释。”
青海法制报社副总编辑洛加才让:实现政府服务群众“零距离”
“其实光有一个高科技的信息平台还不够,还需要很多基础作为保障。一个号码可以在几分钟内调集几百人参与救灾、救急、处突,这是需要有一支过硬队伍做保障的。我今天看了海棠洼社区的消防演练后充分感觉到要是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扶持,是不能形成这样灵活快捷的‘特种部队’的。”洛加才让说。
“打通政府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在我看来,保山市是花了大力气的,这是社会管理网格化和信息化共同融合的成果,他们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用简单的几个数字串起了农户与农户、农户与治安中心长、农户与网格员的连接纽带。”洛加才让说,“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真正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
四川法制报社副总编辑李韵奕:这是一项民生工程
四川法制报社副总编辑李韵奕表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并把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作为改进治理方式、推进源头治理的基本方向和重要内容。而着力在创新社会治理中提高城乡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是发展所需、民生所系、稳定所依、活力所在。
李韵奕认为,“6995”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服务民生的工程。简单的一个电话号码,变成一个信息交流和服务的平台,且成效显著。“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将基层社会治理、综治维稳和服务民生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单位和每家每户,给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实现了“治安联防、警民互动、邻里互帮、生产互助”,成为服务群众的“贴心网”。
贵州法制生活报副总编辑程星:将邻里守望发挥到极致
经过两天对保山市“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的采访,贵州法制生活报副总编辑程星认为,该经验非常好,是非常典型的将传统乡土文化和现代社会信息化手段相结合的范例。“6995”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将传统乡土文化中邻里守望的温情关系转化为社区关系。
通过十户联防,群众只需要一打个电话,就能将邻里守望的温情发挥至极致,这样的方式很便捷,起到了大家共同维护社区安全的作用,更好地实现了平安和谐。
“小到平安社区、平安城市,大到平安省份,‘6995’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保山市的经验已经成熟,我会将这一经验带回贵州,推广至全省。”程星说。
广西法治日报社社长、总编辑李峻峰:保山经验是实践群众路线的生动样本
在实地参观了保山市隆阳区永昌街道办事处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明强社区城市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寨乡海棠洼村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后,广西法治日报社社长、总编辑李峻峰高度评价了保山市“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的经验做法。他说:“通过‘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保山市将基层社会治理、综治维稳和服务民生的触角延伸到了最基层的单位和每户家庭,真正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该平台切实解决了山区群众‘远在深山无人帮’、政府职能部门‘远水难解近渴’的问题,实现了平安建设的共建共享,真正构建了一张‘治安联防、警民互动、邻里互助、生产互帮’的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有力推动了社会治理工作创新。保山经验既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探索,也是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样本,我们要把这样的好经验带回广西,为广西政法综治部门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提供思路。”李峻峰说。
安徽法制报社社长赵陵生:法治建设的助推器
“‘6995’网格化信息平台不仅是平安云南建设的助推器,也能成为平安安徽建设的助推器。”安徽法制报社社长赵陵生参观完后这样评价保山市“6995”。
在他看来,保山市的“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做得十分扎实,小小平台发挥着大作用。
水寨乡海棠洼社区的农村“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给赵陵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在农村开展“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必要且有效。
在广大山区农村,“6995”有效解决了广大山区农村山高坡陡、道路崎岖、山宽人稀、居住分散、个体力量薄弱、弱势群体孤立无援、组织力量和服务保障不足、救援困难等问题,增强了群众治安联防、抗灾救援、应对风险的能力,有效保障服务民生、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从而推进了平安云南建设。“保山市的‘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经验值得深究和推广。”赵陵生说。(云南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