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人民法院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服务”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主题,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狠抓队伍建设,从而促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14年,宣威市法院获得了曲靖中院三等功;“阳光司法工程”公开庭审活动中获得精品庭审组织奖;执行局被省高院评为“先进集体”,格宜法庭被曲靖中院评为“全市优秀法庭”,荣记集体三等功;宣威市人民法院院长杨开宇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为“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先进个人”;法官余华芬荣获曲靖市“十佳政法干警”称号,被省委宣传部、省高院联合评为“最美法官”,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为“全国优秀法官”。
数字折射司法为民情怀
宣威市法院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一主线,树立审判工作为大局服务的指导思想,认真履行审判职能,全力化解矛盾纠纷。2014年,宣威法院受理各类案件5527件(含旧存43件),同比上升10.30%;审执结5489件,同比上升10.49%;结案率99.31%,同比上升0.17%。
据了解,宣威市法院执行工作成了审判工作的最大亮点。宣威市法院从强化执行管理、完善联动机制入手,构建综合治理执行工作新格局,建立、完善执行工作长效机制,积极借助公安、金融、房管、土地、工商等部门力量,及时查找被执行人及其财产信息,到银行查询89名自然人和11个法人,依法公开被执行人失信记录、司法强制、刑事制裁等措施;建立打击拒执犯罪威慑机制,严厉打击拒执行为,敦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在媒体曝光了60名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累计未履行的债务金额815万元,将25件27名失信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4件4人主动到法院交纳案款80.54万元;强力推进反执行规避活动,对一批恶意逃避债务,长期赖账不还的被执行人,依法采取网上布控、财产调查、司法拘留等措施予以制裁。2014年,通过公安机关网上布控137人,司法拘留76人,执结案件273件,兑现案款450万元。对28件63名涉诉困难当事人进行执行救助,发放涉诉特困人员执行救助金27.3万元。
数字是枯燥的,但它是宣威市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的最好证明。
教育活动凝聚合力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宣威市法院坚持党组书记,班子成员严格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做好个人和班子“两本账”;通过“四定五学”强化学习,围绕“三严三实”反思践行,坚持开门听与上门找相结合,多种形式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征求意见建议50余条;边学边查边改,对28条“四风问题”立行立改;深挖细查找准问题,认真落实“四个必谈”,严格把好对照检查材料质量关,使剖析检查找准症结、触及灵魂。
宣威市法院以整风精神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我查摆“四风”问题;建立分解立项督察制度,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实行销号整改,定期跟踪督办,促进整改落实等一系列真招实招,凝聚了整支队伍活力,形成了甘于奉献、争创一流、勇于担当的干事氛围。
“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与宗旨意识明显增强,干部队伍的工作作风与精神风貌明显转变,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明显增强,群众反映强烈突出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明显上了一个台阶。”宣威市法院院长杨开宇说,宣威市法院党组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贯穿于审判工作中,以教育实践活动凝聚起来的强大合力推动各项中心工作,以工作实绩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果。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教育活动有期限,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今年,宣威市法院提出,以开展“素质提升年”活动为主线,进一步加强法官队伍建设,提高法官职业素质,使全院干警的作风纪律和精神面貌更上一个台阶。
宣威法院党组班子把党建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由该院党组书记、院长亲自参与并指导研究年度党建工作计划,确定一名党组成员、副院长分管党建工作,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主抓党建工作。
宣威市法院按照建设规范化、功能多样化、活动全员化、效用最大化的要求,加大党建工作经费投入,按照有党旗、有誓词、有支部党员主要岗位职责、有“三会一课”制度、有电化教学设备、有“五星党员”评比动态表、有为党旗增辉荣誉表、有司法为民图片掠影等一项项看得见的硬指标,用真抓真学的举措开展党建工作,有力促进了该院审判工作。
在注重队伍建设的同时,宣威法院注重从细节上抓质量促审判业务水平提升,建立了执法责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责任制,构建了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立体式队伍管理机制,强化了队伍管理、审判管理、行政管理,使该院工作有序进行。
通过加强和创新审判管理,宣威市法院审判质量、效率、效果持续向好,一审服判息诉率高达93%。
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
“很方便,一趟办了很多事。”宣威市律师张明乐对宣威市法院“一站式”便民服务很满意。
在宣威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记者见到正在办理立案手续的张明乐。张明乐正在使用法院安装的银联POS机交纳诉讼费,“以前要跑到银行交费,现在直接在法院就可以刷卡交诉讼费,真的很方便。”张明乐说。
据了解,宣威市法院按“柜台式办公、窗口式服务、人性化环境”的要求,将原来的职能进行整合理顺,率先在宣威市基层法院成立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五个服务区域”,即安检导诉区、审判事务区、调解速裁区、信访接待区、便民服务区。通过构建诉讼服务大厅、信访办公室和诉调对接中心,打造集诉讼引导、立案审查、立案调解、案件查询、信访接待、文书送达、判后释疑、异议事项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当事人所有诉讼活动都能在诉讼服务中心内一站式完成,极大减轻当事人的讼累。
构建便民诉讼网络
据了解,宣威市人口达152万人,28个乡镇(街道)大多路远山高。为了方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打官司,让村民们在村口就能享受到法律咨询。2014年,宣威市法院率先在全省法院系统推进诉讼服务站(点)建设。在法庭所在地以外的乡镇成立了服务站,在村级基层组织成立了诉讼服务点。各诉讼服务(站)点均配备固定办公室和人员,法官联同人民陪审员、诉讼信息联络员和司法调解员,充分发挥“三员合一”诉调对接机制,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诉讼引导、现场立案、就地调解、就地开庭、联动执行等便民服务。
宣威市法院政治处主任李启欢介绍,宣威市法院已成立6个诉讼服务站,2个诉讼服务点,现场立案113件,调撤结案77件,联合基层组织调解林地、相邻权、民间借贷等纠纷64起,这些诉讼服务站(点)还主动参与当地在煤矿资源整合、普宣高速公路建设等方面的矛盾化解,形成了“庭、站、点、员”四位一体便民诉讼服务网络,方便了群众诉讼,节省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提升了办案的质量和效率,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阳光司法暖民心
“宣威市法院的法官们每次都给我们宣讲生活中所遇到的法律常识,很受用,很长知识。”宣威七中张老师说,中学生这个年龄段很需要得到法律知识的普及,宣威市法院的法官每个学期都会来学校给全校师生们讲授法律知识,每次都很受师生的欢迎。
据了解,宣威市法院扎实开展“阳光司法活动”和“两评查活动”,从立案公开、庭审公开、执行公开、文书公开、审务公开五个方面向社会公众展示审判执行工作,领导带头开展阳光司法庭审,深入田间地头、社区、学校,组织旁听群众进行“听案说法、以案析理”互动活动,并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廉政监督员、乡村干部及群众参加旁听,让社会公众进一步了解法律,了解法院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法律的认知和对法院工作的认同。
2014年,宣威市法院开展阳光司法及庭审评查35件,旁听群众达3500余人次,深入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2014年进校园开展法治讲座9次,为宣威市3000余名中小学教师进行“师风师德”专项培训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