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政法人 政法情 > 正文
朱刚——生命之托,重于泰山!
发布时间:2014-08-21  

朱刚,男,38岁,中共党员,云南省公安厅警令部民警。

受父亲影响,从小就想当兵当警察的他,大学毕业后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虽然没能实现在一线打击违法犯罪、保护群众安全的目标,但多年的工作磨砺,“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早已熔铸于血脉之中。为了理想,他两次申请到基层工作。2002年,他主动申请到昆明市公安局官渡分局的马村派出所锻炼,复杂的治安环境和繁忙的工作让他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刑侦民警;2010年,组织安排他到云南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宣威市挂职副局长两年,培养了把握大局、处理复杂情况的能力。十六年的工作经历,他大部分时间坚守在云南公安机要岗位上默默无闻奉献,不争名、不夺利。在全省公安加密网一期、二期建设过程中,朱刚作为技术骨干,带队前往16个州(市)和各县(市、区)公安机关开展工作,前后历时超过150天,行程超过2万公里,授课超过500小时,为全省公安加密网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系统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

生活中,他善良朴实,热爱家庭,乐于助人。2005年起,朱刚参加了无偿献血活动,前后献血4次共计1200ml。2009年8月献血时他主动申请,成为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13年7月,朱刚接到通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与北京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询问他是否仍然愿意捐献,他毫不犹豫地给予了肯定的答复:没问题,我既然报名成为捐献志愿者,就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承诺!造血干细胞的捐赠对于捐赠者来说要求很高,必须要在各项血液指标都合格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从接到电话后直到2014年4月,朱刚一共接受了4次抽血化验和2次身体检查。2013年因为全省公安系统建设任务繁重而常常在外出差,他还是抽时间一如既往地配合红十字会的安排多次体检复查。为了能实现自己的承诺、挽救他人的生命,他有针对性的改进自己的生活、饮食习惯,加强锻炼身体,最终体检达到捐献标准并于2014年5月14日顺利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这也是云南省公安系统第二例、厅机关第一例捐献者。

2014年5月14日,是朱刚和他的家人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采集工作从8点20开始,历时256分钟,经过30次循环、共12000ml鲜血从血细胞分离机流过,最终提取了330ml造血干细胞血液。这一天刚好是朱刚38岁的生日,也是另外一个“他”获得重生的日子!躺在血液科细胞分离室病床上,身边是家人和领导、同事及志愿者、医护人员的身影,耳边是声声的慰问,还有儿子唱着的生日快乐歌。看着自己的血液不断的循环、被提取出来的造血干细胞越来越多,想到自己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挽救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的生命,他心里想到的就是两个字:值得!

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朱刚坦言:“这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安民警在机缘巧合下所做的一件普通的事……五年的等待,在全国近180万志愿者中我能胜出,这是受赠者的运气,也是我的福气,我的血液能救人一命,我感到很幸福……能以一名人民警察的身份,代表全省六万公安民警亲身拯救一个人的生命,我感到很荣幸”。他的善举感动了很多人,也影响了很多人,他的同事甚至当场就报名、抽血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经过此次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朱刚对于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生命无价,而只有对生命的尊重才能凝聚社会共识,升华社会精神。生命之托,重于泰山!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更多人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善行义举,为更多命悬一线的患者带来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