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正是梦中的草,花正是梦中的花,近观时摇曳多姿,远眺时如云似海。
——题记
山川秀美的盈江是祖国西南边陲的一抹神奇,坐落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北部,西面与缅甸接壤,自古有33条通道通往缅甸,绵长的国境线、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朴实勤劳的少数民族和常年驻守的边防官兵共同孕育了这个神奇美丽的边境小城。
支那的云海 盈江的秀发
“云海漾空阔,风露凛高寒”,大概就是形容支那云海的吧!支那乡位于盈江县东北部,是距离县城最远的一个乡镇,却是伸手可摘一朵白云的地方。拣一个淡淡的早晨,一个人独行在山间,看天,蓝的发青,云海,像白的梦幻的泡沫延伸至无垠的天际,云朵里透露出来的绵延,干净得让人心碎。吹来的风失了轨迹,改变了云的方向,大娘山与天间云雾相互幻化,远近山峦,在云海中出没无常,宛若大海中的无数岛屿,时隐时现于“波涛”之上。飘忽不定的云海在高度、浓淡恰到好处时产生的如此奇景,对旅游者来说,是一种奇巧美的幸运偶遇。
而对驻守在这里的边防官兵来说,他们常年在这样的云海中穿梭,风雨来雨里去,战斗在保卫祖国边境安宁的第一线,昼夜蹲守在潮湿的树林中忍受蚊虫叮咬、雾水淋湿的痛苦。当游客清早穿过大娘山丛林的小道,爬上云海,露珠湿了衣襟,不时也能看到战士手里握着的钢枪挺拔在这似海翻腾的妙境中,筑成一道靓丽而坚毅的风景线。当朝阳出现,天上闪烁着耀眼的金辉,群山披上了斑斓的锦衣,云海表现出种种动态美,瞬息万变,更是大大丰富了这山水风景的表情和神采。待天际柔美的流云被风吹散了,只留下青天,边防官兵被露水打湿的面庞在阳光的照耀下,璀璨夺目,散发在这美秒的边境小镇,犹如丝丝秀发飘飞其中,使支那的云海更增添了诱人的艺术魅力。
昔马的雨 飘飞的思绪
“隔窗望雨,野径闻香寻百花;烟雨留尘,满目惊叹眺天虹”,这是昔马的雨了。昔马镇,北纬25°,位于县城以西,是个半年雨水半年霜的边境山区小镇,这里的雨水不同江南春雨的缠绵而悱恻,但也带着如柔情女子般的雨丝,不同北方夏天的倾注而下,却不失那汉子霸气般的雨柱,它不会一直绵绵细雨让人凭栏又添感怀,却也不一阵倾盆暴雨,而后雨过境迁,他总是在缠绵细雨时不经意的雨声忽大,看着窗外空气渐渐泛白,透着几分微寒之意,烟雨朦胧如蓬莱仙境,恍惚间走入遗失美好的梦境,窗外滴答烟雨时,神仙般的诗情画意也许就被昔马这淅沥雨落的清爽惬意升华的无以言表吧!
不过,最美的雨蕴含更多的思与念吧,绿色军衣不知守卫了这个温馨闲静的边疆小镇多少年岁,不知多少的边防官兵扎根在这片如梦如幻般的土地上,多少年轻的面孔,坚定的捍卫着那连接祖国的界碑。雨夜时分,年轻的战士独自站在屋檐下远眺不同的方向,是在思念吧,在想念自己的故土吧,他们温柔的神态,似聆风,似听雨,似独自心海的呢喃;眼神中,仿佛在沧桑的岁月中,谁在娓娓诉说简单的往事。也许听着雨,也就听到乡愁那边父母灵犀的相通,懂了雨,也就懂了爱人彼此的心事,这多年的思与念,一直被锁在这烟里雾里,湿润在这雨里水里,如同这无根之水剪不断理还乱。锁年岁,遥相望,这么几年军旅,多的是一二三四,却翻记忆,少的是父母唠叨,少的是夫妻打趣,少的是孩儿呱呱。但那温柔的眼神中,又透着气宇轩昂的坚定,从不后悔的选择军装的荣誉,从不怨骂边疆的寂寞与苦闷,只是这种真正男子汉的思念不知荡漾出了雨水湿润大地的多少层涟漪。
大盈江的水 边防人的情怀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发端于高黎贡山的大盈江,青山绿水,群山环抱。大盈江清澈碧绿,似大地的一滴银色眼泪,两岸的凤尾竹林中星星点点的傣家干栏式建筑和妙曼的傣家小菩邵又增添一道风景线,江边一望无际的稻田,清风吹过,卷起绿色的浪花,与大盈江的美遥相呼应。大盈江没有万马奔腾般的气势磅礴,好像盈江人的性格,质朴平和。她的韵味像一杯清茶,呷一口,清香充满喉腔,需要你细细品味,才能体悟她的柔美。
山间的涓涓细流,在峡谷间穿行,汇聚交织,从小到大,带着上天的馈赠,带着高山的祝福,千百年来眷顾这篇祥和的土地,孕育了两岸的神奇秀美,养育了世世代代盈江人。在大盈江的恩惠下,盈江人民自信而乐观地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靠着大盈江不屈不挠的精神,一代又一代地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而大盈江也孕育了这样一群身着橄榄绿,手握钢枪,时刻守卫着边境一线的无畏的边防武警官兵。一代代边防人承载着国家使命和责任,怀揣着绿色军衣的梦,在这里洒下了青春的汗水。面临着生与死、血与火、义与利的严峻考验,他们没有退缩,挺起胸膛,像界桩,坚定地屹立在西南边陲。当中的一些官兵背起行囊,怀着崇高的理想来到这里,却再没能回到家乡,永远地长眠于大山中,灵魂与高山同在,彪炳在册。警民鱼水情深,说起边防官兵,老百姓无不口口相赞,是他们在危难时刻,救民与水火之中;是他们不顾生死,斩断一个有一个毒瘤;是他们践行铮铮誓言,用青春书写着激昂的光辉篇章!(侯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