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五化”助推平安云南建设
发布时间:2014-12-25  

  12月19日,省综治办召开2014年全省平安建设新闻发布会。据省综治办专职副主任郭品介绍,一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法治建设创建平安云南的总体部署,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切实用大平安理念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通过网格化、信息化、社会化、法治化、网络化推进平安建设,着力推动“治安小平安”向“社会大平安”的拓展,推动“打击、防范、管控”向“服务、管理、建设”转变,努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大平安”,确保全省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边疆繁荣稳定。
   郭品表示,下一步,我省将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平安建设,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探索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加强平安建设的机制创新,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内提升平安云南建设水平,把平安建设打造成民心工程、惠民工程。

  网格化服务管理覆盖率达88.29%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14年,全省各地扎实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努力打通服务基层、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省社会管理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据介绍,全省共有29个县市区开展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示范点建设,通过典型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建立完善协调联动、走访巡查、信息报送、分析研判等制度,积极推行人民调解员兼任网格员、消防安全工作进网格、特殊人群服务管理进网格等机制。通过开展网格化建设,真正把社会管理的触角延伸到了基层末梢,把服务工作做到了群众身边,一大批热点问题、治安隐患、矛盾纠纷、生产生活困难得到了及时解决。
   目前,全省共划分网格115221个,配备网格员102545名,全省网格化服务管理覆盖率达88.29%。
   129个县市区建成城市报警视频监控系统
   郭品表示,信息化是新时期提升平安建设水平的迫切需要、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
   一年来,各地各部门牢固树立科技引领、信息支撑理念,结合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交通建设,大力推动现代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在平安建设中的深度应用,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分析、管理公共安全。
   目前,129个县市区均建成城市报警视频监控系统,在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探头17.2万个,视频抓拍系统已覆盖全省328个路口,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联网”。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全省利用科技信息手段破案数、抓逃数等指标明显提高。
   此外,全省综治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建成省市两级数据中心、“96885”短信交互平台和智能手机“综治通”接入平台,开通了信息采集、矛盾化解、事件处置等模块的使用,实现了三级综治信息的横向集成和纵向贯通。我省综治信息平台已覆盖了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和80%的乡镇(街道)、60%的村(社区)。依托信息化建设,全省综治工作已初步实现了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公。
   全省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9%
   一年来,各地各部门积极顺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集中开展“缉枪治爆”、“扫黄禁赌”、“打四黑除四害”、打击“两抢一盗”、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通讯诈骗和非法集资等专项行动,组织开展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全面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吸毒艾滋病人员、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有效维护了全省社会治安大局的稳定。
        “今年,全省社会治安防控‘六张网’建设稳步推进。在案件高发地区和治安复杂地段设置警务亭(站)1169个,建立社区警务室3665个,建立社区治保组织和护村联防队1万多个5.2万人。全省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9%。”郭品说。
   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95766件
   在“法治化”推进平安建设方面,一年来,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进平安建设与法治建设的深度融合、协调发展,通过实施“法律六进”活动以及法治建设“八大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平安建设的法治化水平。
        全省各地各部门始终坚持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作决策、上项目的前置程序和刚性门槛,共对1267项重大事项进行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发出预警通知书894份。不断健全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坚持月报例会制度,定期排查分析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不断扩大征地拆迁、劳动争议、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物业管理等专业调解委员会的覆盖面,确保矛盾化解的制度化、常态化。全省共建立社会矛盾调处中心1197个,调解各类矛盾纠495766件。
   23个行业部门开展平安创建活动
   “所谓‘网络化’,就是通过扩大平安建设覆盖率和参与率,形成纵横交织的平安建设工作网络。”郭品说。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牢固树立安民与富民共进理念,统筹发展“第一要务”和稳定“第一责任”,把平安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来谋划和推进,坚持省委书记与各地各部门“一把手”签订责任书,把平安建设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每年专题研究平安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先后出台一系列意见、规划、方案,全省上下形成了党政领导、综治协调、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平安创建格局。
   在纵向上,继续深化市县乡村组户“六级联创”活动。截至今年,全省共有120个县市区、958个乡镇(街道)、9377个村(社区)分别被命名为“平安县市区”、“平安乡镇(街道)”、“平安村(社区)”,创建面分别达到93%、70%、66%。
   在横向上,大力推进平安建设进家庭、进村寨、进社区、进单位、进企业、进寺庙等“多进联创”活动,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住建厅、省移民开发局、省通信管理局、省公安边防总队等23个行业部门开展了平安创建活动;召开了“全省社区建设暨平安小区创建工作会”,对平安小区建设作出动员部署。
   目前,全省1368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综治办,配备专职人员2288人、兼职人员1924人;全省有1099个乡镇(街道)配备了专抓综治维稳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各地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经费按州市人均2元、县市区人均3元列入财政预算。(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