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保山交管部门 创新安全教育保障出行安全
发布时间:2014-12-23  

         近年来,保山交管部门通过发布短信提醒、设置道路交通“三小工程”等举措,不断堵住交通安全隐患,更好地保障了群众的出行安全。

        “近日,保山、大理、腾冲等地有大雾,可视距离有限,开车出行请注意减速慢行。”几天前,家住保山市隆阳区的育德华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之后,他反复叮嘱即将开车进县城办事的儿子开车减速。

        短信来自社区村委会的农村网格化管理“6995”平台。在保山市,各个村委会都会利用该平台,针对不同时期和重点时段,及时发布路况信息和交通安全提示,让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全覆盖,让交通安全教育走进千家万户。

        贯穿施甸县南北的保永线,有270多个平交路口,交通情况复杂,安全事故频发。而“三小工程”的实施,则大大地降低了该线的事故发生率。

        今年6月,当地交警部门在反复分析研究后,由大队、政府和保险公司共同出资40多万元,在道路交叉口设置了减速带、黄闪灯、招呼站,称为“三小工程”。目前共设置减速带80余个,黄闪灯、招呼站已覆盖了沿线部分村寨。施甸县公安局副局长、交警大队队长杨海平指着路上的坡脚路口告诉记者:“就这个路口,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都在3人以上,自从实施‘三小工程’以来,还没有出现过重大交通事故,也没有因事故致死的情况发生。”

        由于效果显著,大队决定加大工作力度,在3年内争取实现“三小工程”全线覆盖。

        在保山市各地,这样的举措还有许多。

        “通过一系列灵活、实在、创新的小举措,不断堵住交通安全隐患,为老百姓撑起了平安出行的保护伞。”保山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支队长丁自生说。(尹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