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基层法庭成亲民便民利民“三队”
发布时间:2014-12-29
近2年,保山市隆阳区人民法院从夯实基础入手,狠抓人民法庭建设,大力延伸司法触角,积极探索人民法庭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充分发挥好基层法庭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努力打造司法为民的“窗口”,走出了一条“司法服务为民,人民参与司法”的基层司法新路,真真正正成为亲民、便民、利民的工作队、服务队、宣传队。2013年以来,全区5个基层人民法庭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1891件,调解调撤1401件,调撤率74.08%。
一是强化诉调衔接,畅通诉求渠道,当好工作队。各基层人民法庭通过“零距离”对接诉调机制,加强和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各基层调解组织联系协调,沟通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不断畅通司法诉求渠道。其一,推行特邀调解,创新诉调对接工作机制。今年以来,他们以基层法庭为依托,在辖区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中聘任了332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和1891名调解员为法院特邀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由各法庭负责日常的沟通、联系、协调和培训。特邀调解组织遇有重大疑难纠纷及时与所在辖区法庭取得联系,接受法庭指导与建议。由于特邀调解员平时是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成员之一,具有丰富的调解经验和良好的群众基础,遇上当地群众到法庭打官司,常被法官邀请参与案件调解,成了名副其实的法庭“常客”。如果在基层调解组织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当事人在现场即可直接申请司法确认,形成了诉前联调、司法确认和主动执行三位一体的多元化纠纷化解新模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今年以来,特邀调解员协助法庭调解纠纷215件,司法确认70件,最大限度的实现案结事了。其二,推行庭所共建,推进矛盾多元化解决渠道。本着优势互补、协作共进的原则,积极开展“庭所共建”活动,合力创建“和谐乡镇、无讼村居”。自今年9月份开始,全面启动和辖区内各司法所、各派出所以及社区村委签订“共建”协议,明确了共建组织机构和方式方法,确定了双方建立定期的联系、交流制度。“庭所共建”实行以来,已联合调解案件21件,调处矛盾纠纷35件次、稳控矛盾纠纷50余人次。其三,推行法官联村,实现审判工作与基层综治良性互动。为深化诉调对接机制,前移化解矛盾端口,辛街法庭率先在辖区内实行“法官联村”制,让百姓能随时找到法官,随时享受到法庭的司法服务。如今,法官变成了村里的“消防员、咨询员、指导员”,“有事找法官”成了村民的共识。目前已在14个乡镇46个行政村挂牌设立的法官工作室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654起,帮助化解598起,化解率达91.44 %。
二是延伸司法触角,拓展服务范围,当好服务队。多手段、多形式延伸司法服务功能,构筑覆盖到边、具体到点、深入到内的社会服务体系,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增强社会和谐原动力。其一,创设特色法庭,主动延伸服务触角。对接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保险快速理赔等组织,相继设立交通事故巡回法庭、消费者权益保护巡回法庭、医疗纠纷巡回法庭等,引导群众快速解决纠纷。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实行24小时服务制度,采取现场受理、集中立案、就地开庭、当庭调解、即时裁判等方式审理交通事故案件,实现交警部门的事故认定、赔偿调解与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立案和审理直连。成立以来,已受理案件849件,审结率达100%,调解率为100%,当事人自动履行率达到97.3%,平均结案周期仅为1.5天,为群众节省诉讼开支10万多元。而在法庭成立以前,此类案件的调解率仅为41%。其二,定期巡回审判,实现司法服务无死角。针对辖区农村面积广阔、农民比例偏高和群众诉讼路途遥远等实际,主动服务,在没有法庭的5个乡镇设立“巡回法庭”审理点,形成以法庭为圆心,以庭、室、点、员“四点一线”为半径的便民诉讼“同心圆”,实现巡回审判全覆盖。巡回审判将法庭搬到田间地头,在那里排查矛盾、受理案件、开展服务、解决问题,改变了过去群众在诉讼中面临的“路难走、人难找、庭难开”的困境。去年以来,基层人民法庭共巡回办案1536件,巡回办案率高达81.22%。
三是顺应民意诉求,搭建交流平台,当好宣传队。各基层人民法庭顺应时代需求,积极提升司法为民、便民的水平,不断促进司法作风的转变,努力拓展司法公开的范围。其一,完善诉讼服务平台,提升司法服务。各法庭以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为依托,建立法官值班制度,随时接待当事人并提供诉讼服务。配置电子显示屏,案件流程信息一目了然。主动提供《起诉状》、《答辩状》、《执行申请书》等法律文书格式样本供当事人学习参考。辛街法庭还建设了独具特色的法庭文化,各文化信息展板展示立案、信访、权利义务、诉讼风险知识等,简洁生动的语言让当事人清楚地了解法庭工作流程,做到心中有数,理性诉讼,依法维权。开展电话立案、上门立案、预约立案工作,案件当日立案率达98%以上,有效解决“立案难”的问题。其二,拓展司法宣传平台,实现沟通无障碍。各基层法庭定期组织“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普通群众、学校学生、厂矿工人等到庭参观。选择典型案件深入田间地头、学校等案发地开庭,邀请辖区群众及村委会干部前来旁听案件审理,使其直观地了解各项法律规定及各类案件的审理程序,利用街天、节假日开展法制宣传,并将法院编辑的《隆阳审判》、《法院新语》等刊物,发放给群众,推动形成全民守法的浓厚氛围。2013年以来,各人民法庭共开设法制讲座24场,接受法律咨询500余人次,发放各类法制宣传资料8000余份。(张丙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