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州市动态 > 正文
迪庆:把抗震救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课堂
发布时间:2013-09-11  

  面对滇川交界连续发生“8.28”“8.31”地震,迪庆州公安局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认真贯彻州委州政府的要求,把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作为永葆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的课堂,真正体现迪庆公安工作和群众路线教育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紧急驰援、到群众中去,在抗震救灾的生动实践中强化群众观点。震后,迪庆州公安局把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作为首要任务,州政府副州长、州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和振东在灾区现场对应急抢险工作作出部署,重点做好抢险救援、排除险情、搭建帐篷、运送物资、卫生防疫、消防隐患排查、次生地质灾害防治等有关工作,并利用社区民警对灾区人口底数清、情况明的优势对受灾群众进行逐村逐户排查梳理。坚持把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打赢抗震抢险攻坚战作为最大实践,在抗灾救灾斗争中站稳群众立场,增进与受灾群众感情。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棉被、有临时住处。自“8.28”地震以来全警动员,大部分党员、干部紧急奔赴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与灾区人民同生死、共命运,涌现出了一批践行群众路线、用实际行动保卫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优秀公安民警。

 接地气、通下情、从群众中来,在抗震救灾的生动实践中查找突出问题。注重在应急抢险、抗震救灾的一线,在帮助群众恢复生活生产的实践中,在群众的乡语口碑中,查找应急救援工作还存在的问题。震后,救援民警深入尼西乡幸福村、奔子栏镇奔子栏村等重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时采取安置群众、问慰受灾群众、谈心交流等方式听取意见,查找抗震救灾中是否还存在重视不够、处置不力、行动迟缓等问题?抗震救援工作的指挥、协调、处突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救援队伍在开展救援后自查问题并吸纳受灾群众的意见建议。

 保民生、促稳定、为群众解忧,在抗震救灾的生动实践中改进作风。“8.28”“8.31”地震是对我州公安机关战斗力的考验,也是改进工作作风的契机。对灾区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即说即行,从受灾群众最期盼的地方做起,从受灾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在灾区设立专门的公安执勤点,强化灾区治安防范 、加强安置点治安巡逻、搭建帐篷;帮助受灾群众解决生活、安置方面的燃眉之急;在受灾区宣传避震常识;为受灾群众心理疏导。

 全州公安民警始终坚持把灾区当故乡、把灾区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勾勒出灾区一幅幅暖民心,解民忧,警爱民,民拥警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