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文山广南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环境
发布时间:2013-07-15  

 

    对打工经济热造成大量“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的“五缺”现象和随之带来学习成绩、道德教育、健康状况、人身安全等方面的成长问题。广南县委政法委、县社管综治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抓,积极协调整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和资源,以学校为依托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提供免费电话、视频交流、学业辅导、文体娱乐等服务,定期组织开展结对帮扶、爱心帮扶和各种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确保留守儿童关爱有人、活动有地、生活有助、监护有人、亲情有慰、学业有教、安全有保,为留守儿童安心学习、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整合资源搭建载体,实现留守儿童关爱有人、活动有地。采取社会各界共同捐资,学校组织、管理的方式,建立留守儿童之家。2011年,县社管综治委面向社会倡导,公安局、团委、妇联等11个部门共同出资6万元,构置电脑4台及大批文体器材,在县城区第三小学成立留守儿童之家;2012年,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援助57台电脑,并由县教育、乡(镇)党委政府捐资购置相关设备分别在坝美镇阿科初级中学、阿科中心学校和旧莫乡初级中学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组织机构,设立帮扶、帮学、心理健康教育疏导、课外活动等工作机构,落实活动场所,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列入学校常规工作,与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同要求、同部署、同落实,实行三个优先,即: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

    (二)规范管理强化帮扶,实现留守儿童生活有助、监护有人。为使留守儿童之家运转规范有序,各校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管理相关制度和帮扶、帮学、心理辅导等工作小组教师职责,更好地提供帮助和服务。开展结对帮扶,通过老师、学生、爱心人士与留守儿童之间等多种形式进行一对一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并根据其家庭情况和表现,分为贫困型、学困型、表现异常型,有针对性的进行帮扶教育。

    (三)搭建沟通联系桥梁,实现留守儿童亲情有慰。留守儿童对父母的亲情依赖是其他关爱方式无法替代的,因此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开通“帮扶热线”,畅通家校联系渠道;并充分利用留守儿童之家的有利条件,定期安排孩子通过电话、书信、电脑视频等方式进行联系,在外出父母与留守儿童、教师之间架起沟通联系的桥梁,使留守儿童与其父母加强亲情联系,让教师与家长在加强沟通,共同教育好孩子。

    (四)丰富关爱教育活动,实现留守儿童学业有教、安全有保。一是利用课余时间开放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加强教育辅导。二是班主任和结对老师加强对自主生活、自护自救、整理个人卫生等知识的教育,加强自立能力培养。三是学校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少先队活动文艺演出等活动,加强文化熏陶,丰富孩子们的文化生活。四是定期邀请关工委、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人员来校为留守儿童开展法制、安全、疾病预防等知识教育,增强留守儿童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