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城北派出所巧借“微信”信息量大、关注度广、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创新推出集网上动员、预警发布、线索收集、出警处置等功能为一体的“微信”网络办公和作战平台,着力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信息化水平,初步实现了公安派出所工作信息化运行、扁平化指挥、快速化反应、整体化协同、精准化打击的“五化”目标。
一、“微信”搭台,网络办公,建立防范平台。派出所建立“微信群”,指定1名社区民警、2名协警为“微信平台”管理员,将辖区单位保卫部门负责人、企业法定代表、各村(居)民小组长、治保主任、各小区安保负责人加入群并建立协作关系。管理员通过“微信群”编写、发布辖区治安动态及预警信息,筛选、梳理、登记、反馈“微友”上传的治安信息和违法犯罪线索,传达部署派出所对辖区行业场所开展治安检查的工作安排,从而搭建起1个以“微信平台”为载体的网络办公和作战平台。目前,城北派出所已录入联系电话200个,发展以保卫人员为主体的群成员113人,通过平台安排部署内部单位开展安全隐患大检查大排查1次,对12家单位的保安员在岗情况抽查37人次。
二、一点预警,多点响应,织密防控网络。派出所“微信”管理员每周1次定期对辖区社会治安动态进行分析研判,每天不定时对“微友”发送的信息及提供的违法犯罪线索进行筛选核实,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平台”通报和发布,引导巡逻民警及保卫人员根据警情调整巡逻防范重点,督促群众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在辖区形成了“街巷村组有人巡、楼院小区有人防、复杂场所有人控、重点要害部位有人管”的立体化防控网络。对即时线索,管理员随时发布预警指令,在群成员中形成互联互通、高度共享,一点预警、多点响应的立体布防格局。
三、海量筛选,蛛丝找疑,网尽犯罪线索。管理员及民警在与“微友”聊天时,有意识地插入社会治安、违法犯罪及相关社会热点话题,加强对聊天记录进行甄别、筛选和串并,最大限度、最大范围挖掘违法犯罪线索和涉稳隐患,并通过微信聊天识别犯罪嫌疑人,提高打防管控的针对性和精确性。自建立微信群以来,城北派出所已收到“微友”通过平台提供的违法犯罪线索37条、预警信息3条,经甄别核实落地查人1条,开展专案侦查3条,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提前预警不安定因素2起。
四、扁平指令,多点辐射,缩短出警距离。对群众报警和求助,城北派出所借助“微信”改变传统的接受报警、警情识别、调度指挥、出警处置模式,由平台管理员通过“微信群”发布出警请求与值班民警出警处置同步进行,实现警情处置扁平指令,多点辐射,最大限度压缩指令传递环节。案(事)发地治安保卫力量接到出警请求后,立即就近核实警情,对真实警情先期处置,对假报谎报及时反馈,有效避免了民警无效出警,极大地提高了出警效率。建立微信群以来,群成员就近核实虚假报警6起,先期出警控制纠纷3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