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丽江市宁蒗县战河镇面对民间劳资合同、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领域矛盾纠纷频发态势,积极探索建立了党委领导下的“点、线、面”溯源联动治理体系,以地方式新时代“枫桥经验”走出了一条集矛盾纠纷联防联控、特色化解和普法强基为一体的源头化解矛盾纠纷新路径。
“点”上找引擎,拓展普法宣传“广度”
该镇以党的思想建设引领法治理念,出台了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方案,聚焦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靶向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推动党的政策理论、法律法规走进寻常百姓家,把好重点区域隐患“脉象”,从“点”上寻找“普法引擎”,紧盯婚姻纠纷发生率高、外出务工人员多的村组、中小学校、娱乐场所等重点区域,把流动性大、社交面广、受教育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婚恋家庭矛盾突出的人员作为重点对象动态监测,形成“普法需求清单”,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宣传。
在此基础上,采取“彝语+汉语”双语普法模式,打好治理对象纠纷“疫苗”。普法工作者毛建忠用当地彝语及汉语方言,将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融入村子“院坝会”“火塘会”“晚霞会”,就典型家庭纠纷、电信诈骗防范、反邪教及婚育涉法问题等进行现场答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民法典、矿产资源法、人民调解法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并结合典型案例以案释法,让道德和法治充分入脑入行,营造人人“尊法、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提高群众维权意识,让法治之根在彝乡遍地生花。今年以来,全县“送法下乡”12场2400人次,书写普法宣传标语41条,深入街道56家宾馆、烧烤店、农家院等场所和煤矿企业开展入户登记和普法宣传116次,发放《守法提醒告知书》5类1600余份,以提升经营户法治素养、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线”上赋特色,减少矛盾纠纷“强度”
该镇凝聚治理合力,巧妙发挥公安、司法、社会“三条主线”上的民警、律师、“银发人才”等经验优势,打造符合战河民情的调解品牌,推动形成“公益化+市场化”化解矛盾纠纷模式。
在公安、司法两条主线上,以法治为引领,充分发挥具有彝风彝俗的“让和调解室”“摩萨调解室”平台优势,将辖区33名彝族“毕摩”纳入调解员队伍,借助他们经常走村入户主持“红白喜事”的便利条件,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在调解过程中,“毕摩”先倾听双方的诉求,后引用彝族的谚语、典故等,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治人,促使双方达成和解。涉及需要考虑法律等专业因素的,聘请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找到法律和道德的平衡点,做到集贤能之人,应群众所需,解民事之困。
在“银发人才”主线上,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乡贤等才干人士见多识广、能说会道的经验优势。建立老干部“五心调解”机制,即调解员在解纷时做到“耐心倾听、公心说理、交心沟通、诚心化解、尽心回访”,用心做好诉源治理,为当事人算好经济账、感情账和法律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老党员谭文华退休后,主动加入调解队伍,把当事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处理,一年来参与调解的纠纷18起。据统计,全镇有“让和”调解员50人,其中彝族“毕摩”22人、“德古”11人、老教师8人、退休干部9人,党员占比46%,全年参与调解85起,诉前化解率94%,实现“民转刑”案件“0发生”。
“面”上增力量,拓展治理体系“力度”
该镇以党的组织建设引领治理体系,汇聚行政管理部门和基层自治力量,全方位疏通治理环节难点堵点,从“面”上有效地拓展了社会治理体系的“力度”。
横向,构筑“党政主导、党群参与、社会协同”的管理模式。建立了“镇党委书记牵头抓+政法委员负责抓+派出所、司法所和战河法庭负责人具体抓+党群和社会力量参与抓”的应纷机制,加强调处对接和信息共享,发挥7个党总支23个党支部堡垒作用和党员带动作用,实现“党群民警所”调解团“一站式”联通发力,形成“排查—受理—调解—反馈—普法—销号”闭环管理,做到矛盾纠纷“日产日清”。
纵向,创新形成分层递进的网格治理模式。成立“十户联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战河镇群防群治工作实施方案》《战河镇“十户联防”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将村委会主任、驻村工作队和驻村民警等20余人纳入网格长,配备“一村一警”。村民小组以“5—15户”为单位推选出“十户长”共565名,其中党员126名、妇女代表18名,建立7个“十户长”工作组,由“十户长”实时向上一级组长报告责任区突发情况和问题隐患,由上一级组长及时组织人员介入处理,确保“事不过夜”,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强大合力。自开展“十户联防”机制以来,金额达27万余元的某高速公路债务纠纷、清水河村委会土地权属问题纠纷等一大批矛盾纠纷达成了和解。2024年,“一站式”综治服务中心排查矛盾纠纷32件、化解21件、无上诉案件,诉前化解率达100%,满意度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