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函,一名司法审判辅助人员,扎根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龙泉人民法庭18余年,始终坚守岗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记录每一次庭审,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专注专业,做“金牌”书记员
书记员承担的虽然是辅助性工作,但要真正做好并非易事。作为一名拥有18年工作经验的“老”书记员,白函深知自己的工作性质和职责,对待工作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日常工作中,白函业务技能娴熟,善于总结经验,无论是庭前准备、开庭记录,还是庭审后整理卷宗,他始终把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
庭审过程中,白函注重每一个细节的记录和核对,每次开庭前,他都会仔细查阅案件卷宗材料,熟悉案件基本情况,以便在庭审记录时做到快速总结、科学分析,形成一份高质量的庭审笔录。18年来,他的庭审笔录内容全面客观,从未出现差错。
他说,“即使干了十几年,我也不敢懈怠,每一次的工作都是一次积累,每一份庭审记录都是实现自我价值、守护公平正义的有力见证。”
巧用方法,做法官好“助手”
书记员工作虽然平凡,但他们却是法官的好“助手”和好“参谋”。庭审中,书记员是法官的“眼睛”和“耳朵”,准确无误地记录下庭审全过程,为法官公正裁决提供关键信息;庭审外,书记员是“架”在当事人和法官间的沟通桥梁。
因为工作经验丰富,在龙泉法庭,白函不仅是书记员,还是人民群众身边的接待员、调解员、法律咨询员,他始终保持一颗真诚的心去理解和帮助每一个当事人。
在一起民事纠纷当中,因当事人胡某在毛某店内意外触电身亡,胡某家属与毛某就民事赔偿事宜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矛盾越来越大,多次闹到所属的盘龙区金沙派出所。
为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基于龙泉法庭与金沙派出所签订的“庭所衔接”机制,金沙派出所及时联系龙泉法庭共同调解案件。随后,白函所在团队参与到纠纷调解中。
收到案件后,根据法官团队的工作分工,白函第一时间联系一方当事人,可胡某家属情绪异常激动。白函凭借丰富经验,一边安抚他们悲伤的情绪,一边了解他们内心真实想法。在他的耐心开导、真诚劝说下,胡某家属敞开了心扉,“亲人突然离世,我们内心真的太难以接受了……”
见事情出现转机,白函与承办法官彼此默契配合,通过与各方进行充分沟通、释明法律法规后,胡某家属与毛某终于握手言和,并达成了调解协议。事后,胡某家属给白函所在团队送来一面写有“秉公办案 一丝不苟”的锦旗。
他常说:“虽然我不是法官,但我深切明白,作为一名书记员,我的所言所行代表着神圣庄严的人民法院。”
诚心待人,做同事们的“贴心人”
白函从不因司法辅助这一角色而有所懈怠,而是始终抱着对审判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对书记员工作的执着和崇敬,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
为了全面提高业务能力,他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提升业务素养,真正做到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提升。
对待同事,白函一直尽心尽力,在新晋法官助理或年轻书记员遇到难题时,主动给予帮助,耐心指导解决。在他的帮助下,白函所在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极大提高。
在书记员平凡的岗位上白函默默无闻坚守了18年,他以过硬的专业素养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充分展现了基层法院书记员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