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用很多的形容词来描绘他们,他们也会用不一样的身份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丈夫、父亲、儿子、战友、同事……这些都可能是他们的身份,但作为驻守在边境一线的红河边境管理支队戍边民警,无论是在饱含青春热血的20岁、有担当作为的30岁还是沉稳执着的40岁,他们都坚持传递信仰、接续奋进、鼎力前行,守护万家灯火。
20岁的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笑赴万刃不退缩
站立、坐下、搜毒、搜爆……在岩甲边境检查站查缉现场,常常会看到这样一幅景象,李燕萍与警犬相互配合,坚守在边境一线最前沿。
1999年出生的李燕萍,从小便喜欢与狗打交道,2021年10月份,20出头的李燕萍报名参加了总站警犬训导员培训,成为红河边境管理支队建队以来首位女训导员。
去年5月,绿春边境管理大队成功抓获两名涉嫌运输贩卖毒品的人员,现场并未找到毒品可疑物,李燕萍接到命令让其携带警犬“云星洛”协助搜查。因该地处于开阔地段,环境气味混杂,“云星洛”第一次搜索并未成功,李燕萍及时转变搜查思路,从源头入手,通过使用疑似带有毒品气味的手套激发警犬的兴奋度,成功在碎石头下查获两包冰毒片剂可疑物,搜索任务顺利完成。
除了负责日常的训练,训导员也是警犬的“专属保姆”,兼顾着警犬的吃喝拉撒、喜怒哀乐。打扫犬舍时,李燕萍总会通过观察“云星洛”的排泄物,实时掌握其身体健康情况。作为搜毒犬,“云星洛”在工作中常常需要对物品进行闻嗅,为不影响其正常判断,正值芳华的李燕萍常年素面朝天,早早便和化妆品说了“再见”。
刚开始选择警犬训导员工作时,很多人不理解李燕萍,“女孩子做这个干什么?”“你坚持不了多久。”“天天和狗打交道,能找到男朋友吗?”……每次提问,李艳萍都是相同的答案:“我不后悔,我很开心。”同行两年来,共协助民警开展边境查缉300余次,查获违法犯罪人员5名、涉毒车辆4辆,检查行李物品1400余件……李燕萍和“云星洛”始终奋斗在边境一线,日夜兼程,用陪伴和忠诚守护万家团圆。
30岁的他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他工作特别严谨,特别爱较真!”这是半坡边境派出所民警对教导员武钰的初印象。参加工作13年,从一名基层干部成长为派出所政治教导员,武钰一直在学习,始终在进步,并毫不吝啬传授知识,手把手教授新警执法办案、撰写材料。2022年,他带领所里民警在支队首届“枫桥杯”业务竞赛中荣获团体第二名。
去年10月,群众报警称,平昆村委会20多户人家的草果被人采摘。接到报警后,武钰第一时间带队前往现场核实。经调查得知,多年来,村委会和村民在该土地的使用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无法就占地面积达成统一。凭借多年来社区走访积攒下来的好人缘,武钰来回协商交流,并对群众开展政策引导、讲法普法,在12小时调解后,最终双方达成协议。2021年至今,他带领民辅警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40余件,挽回人民群众经济损失30余万元。
作为双警家庭,武钰夫妻二人长年扎根边疆,刚满一岁的孩子只能由家里老人代为照顾。有一次,孩子半夜突然发烧,身在边疆的武钰只能干着急,看着视频里虚弱的孩子,这个工作中严肃认真的“铁汉子”,早已红了眼眶。快到凌晨,看到孩子退烧的他才终于放下心来,简单洗漱后,便投入到了新一天的工作中。
三十几岁的他们,勇毅向前,坚毅果敢,在酸甜苦辣中品尝家国情怀,书写出一家不圆万家圆的战地春秋。
40岁的他们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走进平河边境派出所办案室,民警施旭斌正从在电脑前分析评查近期办理的各类案件,因为为人平和、工作沉稳,虽是副所长,但大家都习惯称呼他为“大施哥”。
作为所里为数不多的“40+”民警,施旭斌充分发挥“老黄牛”精神,勤勤勉勉工作、踏踏实实奉献。在平河镇党政军警民联合指挥中心工作期间,作为副指挥长,他常常独自一人前往辖区各村寨实地勘察,一待就是一整天。三年间,他曾先后70余次到辖区9个联防所35个疫情防控前移卡点开展工作。
作为绿春县内人口最多、情况最复杂的边境乡镇,平河镇辖区内哈尼族、瑶族群众千百年来世居于此,初来乍到,施旭斌发现,平河镇少数民族群众节庆活动多、村寨之间交流多、不同民族习俗差异化明显,因酒引发的矛盾纠纷、打架斗殴、交通事故等案件较为突出。为此,施旭斌结合辖区民族习性,充分发挥20年来掌握的经验做法,在便民广场、村寨活动室等地开展宣传教育,并对因饮酒发生的案件进行严厉打击,村风、民风逐步好转。
去年12月,群众李某报警称有人酒后闹事,其老公也被打伤。施旭斌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展开调查取证工作,确定违法嫌疑人后,第一时间传唤嫌疑人李某、王某到所接受调查,并对二人开展批评教育。三年来,施旭斌主办、协办刑事案件7起、行政案件30余起,抽评案件优秀率达100%。他提出的接处警每周刻盘交接制度、民警执法办案积分制等制度,也进一步提升平河边境派出所监督管理效能。
初心如磐,使命如炬。20年来,无论是作为边防警官还是办案骨干,施旭斌始终细心负责,将群众利益放在心上,面对繁杂的基层派出所工作,虽已年过四十,但他从未停下为民服务的脚步,敢“担事”、能“成事”,把群众事当成自己事,和群众“融成一团、打成一片”。
在祖国的边境线上,无论是20岁、30岁、40岁还是50岁……他们出生入死、前赴后继,用自己的才华、智慧、忠诚和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实际行动书写担当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