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不易,民族地区的普法更难,于是他说,“要用我的声音,唤醒我的民族!”
彝家火塘边、百年桃树下、青春课堂里、激情赛马会、洋芋花田间……彝乡多山路,他送法进乡,修正歧途;村民多迷茫,他双语释法,纾难解困。
21年,618场次宣讲,300多万受众——他的法治宣讲课堂,融情于理,法理明晰,春风化雨;他的舞台剧和微电影,声情并茂、朴实真挚,大爱无疆。他怀揣着一颗火热的“法治初心”,走在普法工作最前沿,走进群众心底最深处,走出普法新路子。
他,就是丽江市宁蒗县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股股长毛建忠,彝乡同胞心中的“莫色布都”,愿将自己的一生留在人民群众身边不离开的“普法阿普”。
宁蒗县,俗称小凉山,境内居住着彝族、汉族、纳西族(摩梭人)、普米族等11个民族。受地理位置、语言沟通不畅、特殊社会制度变迁等因素的影响,法治基础较差,群众法治意识相对薄弱。曾经,这里吸毒人员较多,毒品呈泛滥之势。这让毛建忠深切感受到法治意识薄弱和毒品问题已成了宁蒗经济乃至整个小凉山地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和“拦路虎”,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先从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入手,提升群众的法治素养。
如何让禁毒法治宣传入脑入心?毛建忠说干就干,迎难而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针对小凉山彝族地区,他制定了专门的教案,把毒品的危害融入彝族道德教育,并加入鲜活的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感化无数小凉山群众的心,提高他们明辨是非、抵御社会不良影响及拒绝毒品的能力。
21年来,毛建忠到乡镇、社区、学校、农村、高校、戒毒所等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活动,受邀走进北京、广州及云贵川等彝族生活的地方,特别是大小凉山彝族地区。
他的彝族语讲演声情并茂、活灵活现,似春风化雨,又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发人深省,挽救和唤醒了坠入毒品深渊和正面临毒情危害的群众。
他将禁毒防艾与毒品危害知识,以舞台剧、微电影等形式,用彝汉双语通俗易懂地呈现给广大群众。他创新宣传形式,结合民族地区法律,全程参与调查、主持拍摄彝族戒毒纪录片《虎日》,拍摄制作微电影《死亡线上的记忆》,策划禁毒防艾舞台剧《远山的呼唤》等,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法律法规。同时,他将禁毒防艾知识宣讲到小凉山的每一所学校,通过启动“小手牵大手”活动,发动孩子影响家长。
“请群众吃一顿饭不如给他们上一堂生动的禁毒普法课程!只有思想改变了,未来才有希望。”毛建忠质朴的话语,饱含致力于做法治的耕耘者和践行者的决心。
在禁毒普法中,毛建忠以吸毒人员为圆心,以新时代普法戒治理念为圆规开展宣传讲座。曾经的“瘾君子”朱某能够戒断毒瘾,就得益于毛建忠的普法讲座。
朱某曾是一个成功的生意人,经济稳定、家庭幸福,然而在一次沾染毒品之后,他的人生从此跌入了谷底。在听过毛建忠的两次讲座后痛定思痛,终于戒断了毒瘾。
“第一次听毛老师的讲座,听到一半我就感动得热泪盈眶,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我悔不当初……”在云南省第四强戒所,朱某主动接受教育,积极配合戒断治疗,终于获得了新生。现在的他已经彻底告别了毒品带来的问题,身体状况越来越好了。毛建忠对他的帮助让他铭记在心。
“现在我开了一个砂石场,事业蒸蒸日上,直到现在我还和毛老师保持联系,是他把我拯救出了无底深渊。”朱某说。有了产业,有了希望,朱某一步步计划着自己新的人生。
“只要有决心,生活一定会有新的生机。”
2021年6月,在经过10多天劳碌奔波后,毛建忠感到身体不适,去宁蒗县医院检查,诊断结果为患急性心肌梗死,急需转院抢救治疗。
在赴攀枝花市中心医院4个小时的救护车里以及在接下来的9天ICU和18天的普通病房住院时间里,毛建忠突然发现,自己这一生最重要的事,就是一直坚持下来做禁毒防艾宣讲工作,这项工作已经融入他的生活中。
他病愈出院后,又重新回到宣讲的舞台。
“最近我正在把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文翻译为彝语,希望更多的彝族群众听到党的声音,看到我们的祖国正欣欣向荣地向前奔跑。”毛建忠说。
从2021年开始,毛建忠将短视频《民法典赡养老人篇(彝汉双语)》《民法典办结婚证和离婚证的重要性(彝汉双语)》在“彝族比摩文化交流群”“彝学堂”等微信群进行线上普法,“普法阿普”这个亲切的称呼也逐渐走进了彝乡群众的心里。
2023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要求,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在宁蒗走深走实,毛建忠积极创新宣传形式,借助抖音平台开通个人账号“莫色布都”并推出“彝汉双语”普法系列短视频,同时,他还被聘为“2023年云南省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网络宣传大使”,联合云南政法融媒体中心推出六部普法短剧,毛建忠通过新兴媒体形式将法治思想与彝族传统文化相融合,让崇法尚德引领彝乡社会风尚。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毛建忠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方式,开拓普法渠道 ,让普法宣传到村、到户、到人,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小凉山”蔚然成风。百年桃树下,他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法治的种子;彝家火塘旁,他将彝族传统文化与法律法规相结合,为村民化解矛盾纠纷;洋芋花田间,他把“龙门阵”摆到地头,解答群众法律咨询;他与大学教授组成组团普法,让彝乡群众感受“1+1>2”的普法新模式;他开展一场又一场的“院坝普法会”,以移风易俗扮靓法治乡村;激情赛马会上,他将“法治小摊”摆到赛场为牧民普法……
21年,618场次宣讲,300多万受众,毛建忠的普法脚步走遍了小凉山的每个角落,如今他继续怀揣着自己的“法治初心”,一步步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大凉山。
勇于探路,忠诚担当,开拓创新。他是毛建忠,他说:“普法是一生的事业,我愿为之奉献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