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理州公安机关强化党建引领、持续不懈强力推进警务改革,各项公安工作明显提质增效,为平安大理建设开辟了新境界,在“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州”和“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洱海生态环保和服务旅游业执法、推进“放管服”改革和警队精神锻造等方面都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绩,为大理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实“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
全州公安机关各级党组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回应群众新期待,满足群众新要求。始终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推行城区“1+2+N”和农村“一村一辅警”模式,建立社区(农村)警务室774个和组织“红袖标”治安志愿者3.6万名,全州1153个自然村社均全面配齐驻村辅警,以“三融四共”助推平安大理建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质效和平安建设水平,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全州共同努力,大理市公安局古城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宾川县公安局乔甸派出所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优秀基层单位”。加强基层党建与公安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组建治安联防组织826支、治安保卫委员会1325个和治保小组2892个,建立健全责任共担、平安共建、稳定共抓的工作机制,以“三融四共”有效整合基层各方力量资源,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公安机关加强面上防控体系建设,充实1000名巡特警力,组建“城市快警”“水上快警”“空中快警”“农村快警”,建立完善公安检查站拦截、支援联动协作机制,积极构建“3网3层9+N核心”的战时安保城区圈层防控体系,统筹推进重要节日和特殊敏感节点安保维稳,精准防范风险。
组建“环保警察”抓实洱海保护治理
全州公安机关各级党组织加强环保执法研究,主动落实河湖警长包保治理、定期巡查制度,积极深入双廊镇开展 “三清洁”活动,因地制宜加强州、县、乡镇三级公安环保执法机构建设,在全省率先组建“环保警察”,出台《关于建立洱海流域环保公安联合执法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案件移送、会商督办、联席会议、案件信息共享和常态化联合调查机制,完善公安、渔政、环保、水务“四位一体”的环湖综合执法模式,采取集中排查、夜查、统一行动、联合行动等方式,强化洱海流域综合执法监管,严厉打击污染环境违法犯罪行为。2015年至今共查处环保类案件1486起,实现了“刑事案件破案数、环保治安案件查处数、犯罪嫌疑人抓获数、违法人员处理数”明显上升的工作目标。
坚持文明规范执法护航旅游业发展
大理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和目的地,是游客心中“有风的地方”。全州公安机关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积极服务“文旅复苏”战略,擦亮“有一种生活叫大理”的金字招牌,助推全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相继制定出台《大理州旅游市场联合执法工作机制》等,为部门联动执法、沟通协调建立制度基础,为及时、精准打击各类涉旅违法犯罪提供执法保障。稳步推进景区“三防”建设。加强旅游治安防控网建设,加强武警联勤巡逻,提高街面见警力,对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重点对旅游案事件优先受理、规范执法、快办快结,从严从快处置涉旅警情、案事件。目前,全州公安机关正积极借鉴大理市古城派出所做法,擦亮“窗口名片”(窗口365天为群众敞开,服务接待“不打烊”)、“街头名片”(街头4个警务亭、2个执勤点专人值守,门常开、灯常亮、警常巡)、“服务名片(用“诚心纳谏”“耐心协调”“真心待人”“交心走访”“热心服务”五心书写“服务名片”)三张名片,奋力打造让游客放心、舒心、安心的“旅游警务”。
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大理州公安机关各级党组织始终将服务群众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实落地,近年来公安窗口单位服务群众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8%以上。大力推行“互联网+”“ 大数据+”,将警务服务和便民服务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一网通办,实实在在解决老百姓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烦的问题,目前,线上办证率已达到 50%。州公安局统筹7个警种117项业务整体进驻州政务中心,实现“一窗通办”、即时办理、容缺办理,全州12县(市)政务中心公安窗口和60%以上基层所队,推行“户籍+”“车管+”“出入境+”多种模式,推动“专科受理”向“全科办理”转变,培养全科民警370余名,办理全科业务37.75万人次,聚力打造公安窗口服务新名片。全州建成27个“便民警务服务站”,实行“一门式”全天候24小时自助智慧办理业务。同时,围绕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难点问题以及特殊群体,联合开展上门服务、延时服务,不断创新举措、优化流程,着力破解难题,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便民利民惠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队伍管理出实招打造公安铁军
大理州公安机关各级党组织以锻造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高素质过硬公安铁军为目标,聚焦忠诚干净担当,公安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稳步推进落实,为履行新时代职责使命提供坚强保证。坚持“班子先学、书记先讲、党支部跟进”做法,严格落实“第一议题”、政治轮训、专项教育等制度,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队伍忠诚教育走深走实,着力激发广大民警护航新征程的强烈政治担当、使命担当、责任担当。坚持以人为本,严管厚爱民警,制定出台了《大理州公安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强化队伍教育管理的实施意见》等一批制度规定,健全落实谈心谈话机制、日常家访机制、分析研判机制、职业荣誉机制、正向激励机制等队伍管理机制,有效提升了队伍凝聚力。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树先进典型,特别是在执行抢险救灾、紧急突发事件处置、重大活动安保、百日行动等公安中心工作、急难险重任务中挖掘培育典型,先后涌现了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大理古城派出所、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集体并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一等功的巍山县公安局永建分局、全国公安机关优秀基层单位宾川县公安局乔甸派出所,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李满帮、杨金良,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李秀江、高云龙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在全州公安机关营造了人人崇尚英模、学习英模、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激励全警扎实抓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各项工作,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履行好新时代使命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