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一统两网三到位”创新构建基层治理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3-11-13  责任编辑:汪雨春

大麦地镇位于楚雄州双柏县南部,绿汁江北岸,是楚雄州最南端的一个乡镇。居住着汉、彝、哈尼等14个少数民族,户籍人口9298人,其中少数民族8740人,占总人口的94%。

结合全镇居民“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推行“一统两网三到位”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形成党建引领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多元化解难题的良好局面,先后被评为“楚雄州无邪教创建示范乡镇”,“双柏县2019年度全面依法治县工作先进集体”“双柏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高效推进,搭建红色“主引擎”

将党建引领作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火车头”,将基层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工作优势,最大限度凝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合力。联合驻村工作队、各村社区党总支、村小组党支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服务队,强化知行合一,推行服务需求和资源优势有效对接、资源共享。以服务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强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党建与民生服务同频共振。聚焦人饮蓄水、道路修复、救助流浪人员等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竭力帮助居民群众解难题、纾民困、办实事,让基层服务零距离。通过“六共”工作法,以“党建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爱国卫生运动、绿美乡镇创建等工作全面“提质”,持续刷新绿美乡村“新颜值”。

“两网”并用,构架防控“雷达站”

网格精细化。网格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前哨”和“连心桥”。全镇共建立三级网格1个,由镇党委书记担任网格长,四级基础网格9个,由村总支书记担任网格长,五级基础网格130个,网格长均由党小组长(村小组长)担任,网格化管理实现130个村小组全覆盖。各网格长按照“民情全摸清、矛盾全掌握、服务全方位”,形成防范隐患、化解矛盾、治安防范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辖区“两抢一盗”等刑事治安案件明显减少。网格员在采集信息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向居民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扫黑除恶”和平安创建知识。

平台智能化。充分发挥信息支撑作用,利用民情通、村组微信群、4k机顶盒等现代化手段,引导群众反映问题、表达诉求、提出建议,把社区内的“人、事、地、物、组织”全部纳入网格,形成“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上办”的信息化运行机制,在了解社情、消除隐患、化解矛盾、定分止争方面起到良好成效,用户在手机、电脑即可登录“双柏县民情通”小程序,通过线上线下双优化,打造“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轻松解纷”的高效化解机制,实现调解资源共享,构建基层服务有效触达、矛盾及时处理、信息统一收集、网格综合管理、资源全面统筹、事件及时预警、应急处置有力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三到位”保障,打造和谐“前卫哨”

思想到位。依托“健康家庭”、“最美家庭”、“绿色家庭”平安家庭、清廉家庭、民族团结示范户、道德模范评选,营造孝老爱亲、明礼诚信、乐善好义的浓厚氛围。目前全镇共评选出各类示范户11户。此外,大麦地镇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全镇共有130余名志愿者,志愿“红马甲”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红色筑起服务群众的幸福堡垒。

化解到位。依托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室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到矛盾化解到位。全镇雪亮工程建设共有385个摄像头,覆盖辖区全部9个村社区、130个村民小组,基本做到监控无死角,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明显下降。大麦地镇镇村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室是群众化解基层矛盾的强有力保障,居民有理没理来这儿说理,将矛盾都化解在基层一线,截至目前,大麦地镇未发生一起上访案件。

参与到位。建立村民议事制度,议事人员包括镇包村干部、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热心村民以及驻村工作队员。村社区只要有事商议就召开“院坝会”进行,如旱季灌溉用水困难问题、邻里矛盾、家庭财产纠纷等等居民日常的矛盾,都能在“院坝会”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积极参与全镇的管理与建设,推动群众自治,形成“住在大麦地、热爱大麦地、建设大麦地、奉献大麦地”的良好自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