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大理日报专题系列报道:热烈祝贺大理州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发布时间:2023-11-09  责任编辑:符晓

2023年9月19日,中央政法委通报大理州顺利通过验收被命名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这是大理州再次荣获的又一项全国性殊荣和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自2020年6月3日经中央政法委批复同意,将大理州纳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1期(2020—2022年)试点城市”以来,全州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各县(市)党委政府一把手亲自挂帅,州、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上下联动,横向上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政法牵头、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市域社会治理体制;纵向上形成“州级统筹协调、县(市)组织实施、乡镇(街道)强基固本、村(社区)落细落小”的治理格局,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大理特色、市域特点、时代特征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径。

强化谋篇布局,高位统筹推动试点创建

始终坚持把试点创建作为全州重大政治任务、重大工作项目来抓,高位统筹谋划推进。大理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明确“2020年建机制,2021年见成效,2022年达目标”的思路,成立州委书记任组长,州委副书记、州长任第一副组长的州委平安大理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9个专项组,具体统筹推进试点创建工作。全州12县(市)、112个乡镇(街道)均成立试点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以强有力组织领导保障推动试点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三年中,州、县(市)两级党委常委会议研究试点创建工作111次,州级层面先后组织召开平安大理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全州试点创建工作推进会、业务培训会等会议50余次,全州先后开展了5轮自检自查,对存在的问题以“一问题一单位一清单”的形式进行“点穴式”交办,共对40家单位交办312个问题清单,以销号清零方式确保试点创建任务落实到位。

聚焦工作重点,强基固本筑牢治理根基

紧盯试点工作指引及任务分解清单,对标对表,突出重点,系统谋划健全完善体制机制。

大理州委、州政府先后制定出台《大理州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机制,大理州委平安大理建设领导小组、州委政法委先后制定《大理州命案防控工作十大机制》《大理州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红黑榜通报制度》等制度文件,州级法、检、公、安、司、信访部门建立各自工作职能融入网格、下沉基层的“四联七进”“两进三下”“三融四共”等共建共治共享工作联动机制,由政法部门牵头建立完善市域社会治理各项制度机制,并以创新方式借力高校科研院所智慧力量助推市域社会治理。

 

 

三年中,先后与云南警官学院、大理大学签署“校(院)地合作”协议,挂牌成立大理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和研究中心、大理州国家安全及市域社会治理研究院。

同时,持续推进特殊群体服务管理、命案防控攻坚、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养老诈骗4个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重点信访案事件化解和非法上访行为专项整治、社会治安专项排查整治、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严重交通违法专项治理和“文明交通从我做起”暨全州交通秩序专项整治等专项工作。

结合民族自治地区实际,创新推动“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五治融合示范建设,选树一批目标导向明确的创建先进典型,坚持以点带面,全面推开,不断画大社会治理的“同心圆”。

突出探索创新,因地制宜激发治理活力

认真落实试点工作“分类指导”“经验分创”的部署要求,重点研究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举措,特别是“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和“智治支撑”项目培树工作。

探索推行以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为支撑的“大理州市域社会治理智慧模式”,建成大理州市域社会治理智慧中心,研发并投入使用从州级贯通到村(社区)的“大理州市域社会治理智慧系统”,形成集技术、业务、数据融合的市域社会治理一张网工作格局。

探索出“党建引领、政法主抓、群团助推、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新模式和“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我为群众算笔账”等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力量,汇聚民智民力,组建“基层党员护村巡防队、红袖标志愿服务队、金花阿鹏调解室、乡贤调解室、博士调解室”等基层社会治理力量,现州、县(市)两级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全覆盖、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全覆盖,将法治保障与依法治理工作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法治短板,将普法关口前移,不断探索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亲民化、特色化普法路径,着力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三年中,全州因地制宜打造“金花调解”“阿鹏解纷”“银匠调解”“双语服务”等一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方调解品牌,运用“五用工作法”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模式被中央电视台拍摄为专题片向全国推广。大力推动政法机关、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联合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和志愿者服务,打造的“金花姐姐”未检品牌成为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金字招牌”,依托“大理州市域社会治理智慧系统”探索形成全州“党建引领、多网合一、一网统管、一网通建、一网共享”的网格管理体系,筑牢基层社会治理底座,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由末端治理到前端预防的转变。

着眼前瞻治理,着力提高普法工作成效

立足于早、立足于小,把着眼点放在前瞻治理、前端控制、前期处置上,以贯彻落实省州关于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为契机,聚焦命案防控精准普法、聚焦未成年人有效普法、聚焦信访工作高效普法、聚焦反诈工作实时普法。

三年中,创新建立大理州特殊监管医院,有力破解当前病残吸毒违法犯罪人员的矫治、监管难题,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终验,开诊准备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创新建设“州市共建、面向全州、州属市管”的特殊专门学校。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充分发挥律师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化解中的积极作用。

2021年12月,大理州继2017年首次荣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荣誉“长安杯”后,再度蝉联平安中国建设最高奖“长安杯”,并被平安中国建设领导小组命名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州”;大理州鹤庆县被命名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大理州成为云南省唯一一个既获州级命名表彰,又获县级命名表彰的州市。

2022年“大理金花调解室”被写入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金花调解+N”的多元解纷工作模式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十大最具特色一站式建设改革创新成果”,大理州探索推行的“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基层治理模式荣获“云南省社会治理创新奖”三等奖……

一份份亮眼的成绩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的创建交上了满分“答卷”,也将不断推动“十四五”时期平安、法治大理建设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