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旧地换新颜——玉溪红塔区打造平安小区样本
发布时间:2023-03-20  责任编辑:汪雨春

小区居民“刷脸”自动开门

访客来业主可远程开门

进出人员车辆全部“留影留痕”

走进瑞鑫花园小区

道路干净整洁、党文化宣传元素丰富……

玉溪市红塔区瑞鑫花园小区的变化让人欣喜,更让居民们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幸福的滋味。2019年以来,玉溪市公安局红塔分局红塔山派出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将社区警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局,聚焦“居民小区”这一社会治理体系的最小单元主动作为。针对人员复杂,环境脏乱、案件高发等问题,通过党建统领聚合力、数字赋能促提升,群众参与抓共建、瑞鑫花园小区旧地换新颜。随处可见的党建文化墙,整齐停放的车辆,三年内零发案......小区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打造老旧小区改造治理的样板。

党旗红,引领社区治理新“枫”景

近年来,红塔山派出所以“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为牵引,从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根本问题出发,持续深化“主动靠前、主动服务、主动解决”的“主动警务”,突出党建引领,增强堡垒作用,不断夯实护航发展、服务民生的平安根基,引领社区治理“新枫景”。

发挥支部共建优势 ,凝聚护航发展共识。依托所长担任街道副主任联系葫泉社区的优势,红塔山派出所积极与葫泉社区党支部对接,制定《红塔山派出所与葫泉社区支部联建工作机制》,明确共建目标,注重业务融合,强化成果转化,依托社区党支部战斗堡垒,构建“党务+警务+社务”一体化模式,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全面盘活基层党组织资源,充分发挥网格员、保安员、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区域熟、情况明”优势,明确共建计划,凝聚主动服务社区思想共识。

随着党建联建工作机制的开展,红塔山派出所、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物业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党建工作协调”会议,共商共议社区面临的各条问题,实现党建资源共享、社区服务共谋、中心工作共推、文化活动共搞、实事好事共办。今年以来,收集工作意见建议20余条,解决实际困难15个,先后共同协商解决了单元楼道堆积物、破损路面、文化共建等社区家门口的事,进一步提升社区精细化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吹响社区治理号角。红塔山派出所结合小区实际,切实围绕“带头作用”的根本原则,选任优秀党员民警李碧云任瑞鑫花园小区社区民警,充分发挥好党员模范作用,深化社区民警“在社区”工作机制。李碧云每周走访辖区群众、每月通报辖区治安状况、每季度组织警民恳谈会,通过警民间高频次的沟通互动,做细治安要素大起底。

为扭转瑞鑫花园小区治理难的工作局面,红塔山派出所和社区依据要素精准开展工作,多方协调,积极助力小区成立瑞鑫花园小区党支部和业主委员会,推选出对小区治理工作热心,工作能力强的退休人员李春贵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积极吸纳小区党员23人,工作中,充分发挥23名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引领带头作用,让党员模范吹响引领社区基层治理的有力号角。

发挥红色阵地载体,激活社会治理动能。2021年9月18日,瑞鑫花园小区党群服务站正式启用,这个位于小区中心花园的开放式党群服务站,全面带动小区多方面的升级建设。红塔山派出所民警积极参与服务站组织的党群圆桌会、中秋茶话会等“红色矩阵”,鼓励、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平安建设”中来,通过红色物业,激活基层治安治理的“神经末梢”,凸显“和谐、幸福、品质、美好”的社区内涵。

同时,红塔山派出所以社区工作需求为导向,积极参与提升社区党群服务站功能,在服务站设立“调解室”,调解室内布置“和为贵、让为贤、调为先”“让则通,通则顺”等文化内容,日常工作中,调解室推行“三官一师”进社区机制,紧扣社区工作民意共鸣点、群众切身利益的结合点,利用调解室对社区各类矛盾纠纷进行调解。今年以来,调解室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2起,化解12起,化解率达100%,有力推动了文明和谐社区构建。

智慧行,赋能平安建设新格局

近年来,红塔山派出所积极开展“智慧安防小区”样板工作,极力破解社区警务数据汇聚不全面、社会治理不专业、社区服务不统一等难题,以“智”为引领,以“零”为目标,将防控、管理和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探索出一条用智慧警务点亮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层派出所工作新路径。

网格一体化管理——“智”治为本“零”为标 。红塔山派出所以网格为单元,以一标三实系统为依托,通过数据模块对人、车、房、网等治安要素实时采集、录入,结合社区民警、网格员在网格内走访排查情况,随时调用、动态更新瑞鑫花园小区各类警务数据、社会数据,并按照一格一员的标准,选配业务能力强、辖区情况熟悉的人员充当网格员,在社区民警指导下实现对网格各类警务、事务的全面发现和有效处置,形成事件接收、事件派遣、处置反馈、事件核查、登记归档的智能处置闭环。通过新模式智慧防控,实现了近三年来瑞鑫花园小区“零发案”的目标。

物联一统化管理——“智”慧监管“零”盲区。协同小区业委会,多方沟通协作,多次入户征求居民意见,实现了两个建成,建成智慧门禁,保障小区秩序井然。争取有关部门、爱心企业龙成广告支持,成功布建了智慧门禁系统。

实行人车分流道闸系统。在瑞鑫花园小区信息采集入库的小区居民及车辆分别“刷脸”“凭牌”进出;外来“访客”需由小区居民手机APP远程开门,全部留影、留痕。建成智慧车棚,消除小区安全隐患。为切实解决小区内电动车乱停放,飞线充电和僵尸车的“老大难”问题,红塔山派出所多次深入小区指导小区改造扩大了小区车棚,更换充电线路,安装断电开关,规范电动车、摩托车停放点,在车棚内安装近50个电瓶车充电装置,居民扫码即可充电,同时在车棚及小区的重要点位安装了监控探头,太阳能灯……切实实现管理“零”盲区。

服务一到位管理——“智”享便捷“零”缺位。红塔山派出所将服务送到家门口,智慧物业,量身打造专属服务。引进了玉溪帮佰社区居民服务中心,设计“红色物业——瑞鑫花园小区智慧化系统平台”,从小区居民的需求出发,让“数据”赋能服务居民。该平台将社区、红塔山派出所通知、预约办事、家政服务、物业服务、车辆管理、报警求助等功能进行融合,解决了小区居民生活不便、需求对接不畅的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最近一步”的零缺位服务。

警民亲,打造共治共享平安园

近年来,红塔山派出所牢牢把握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着力点,聚焦社会治理难点,厚植“群众+”共绘“平安同心圆”。积极引导和鼓励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中,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

组好队,拓展共建维度。针对小区老年人占比较大的实际,指导小区成立一支由党员、退役军人、退休医护人员参与的16人小区应急救援小组。应急救援小组在学习应急救护知识、消防知识的同时,红塔山派出所民警发挥专业职能优势,对应急救援小组开展业务指导,通过普法讲座、警务技能培训、防盗防骗、反电诈等知识的宣讲学习,拓展应急救援小组参与小区安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凝聚最大合力,发挥最大作用。应急救援小组先后开展义务巡逻400余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40余起,法律宣传20余场次。

尽好责,聚合网格资源。“多网合一”工作开展以来,红塔山派出所紧抓机遇,强力推进小区社区警务工作与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快速对接融合,将社区干部、小区党员、楼栋长、治安志愿者等力量全部纳入网格员队伍,现有网格员3名,网格长1名。

按照“一岗多责、一专多能”原则,明确网格员的治安志愿者、警务联络员、纠纷调解员等多重身份,明确职责任务,全面构建社区民警统筹安排、网格长协调管理、网格员具体负责的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体系。网格力量在街道、居委会的支持下,在社区民警指导下,负责开展信息收集、治安巡查、法治宣传、矛盾纠纷调解以及社区矫正对象的结对帮扶、联合管控,形成“信息联通、矛盾联查、纠纷联调、安全联防、人员联控、困难联帮、法制联宣”的“七联”社区共治工作格局。

办好事,构建共享常态。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要义,在小区内构建“和谐共享、平安共享、服务共享”的共享常态。主动上门了解居民业务办理需求,生活中存在的困难,想办法为群众解决,依事定制“送服务”“送法律”“送宣传”三送服务,织密警民鱼水圈。

今年以来,共上门为独居老人办证12人次,上门为问题青少年开展心理辅导及家庭教育9次。同时深化警务公开,充分利用小区小黑板、微信群等发布辖区治安信息,宣传禁毒禁赌、反电诈等工作信息65条。并通过安装“反诈小喇叭”和悬挂宣传横幅等方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安全防范宣教氛围,实现安全防范快宣传、警民协作快发动、群众关注快回应、服务质态快回访的“四快”警务工作新局面。

在下一步工作中,红塔山派出所将以瑞鑫花小区平安为蓝本,持续从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从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角度,从促进公安社会治理现代长远发展的深度,不断推进红塔区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