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安宁市县街街道矛调中心的负责人,李文红既是“将”也是“兵”。在基层人民调解员的岗位上,她通过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将群众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近年来,共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00余起。近日,李文红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如今,该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成了居民心目中化解矛盾纠纷的“首选之地”。
2019年3月,李文红从安宁市目标管理督查办公室调入县街司法所,担任所长并兼任人民调解员。虽说有着12年的乡镇工作经验,但真要“面对面”给群众调解矛盾纠纷,李文红不免有些担忧。
“以前的工作更多是对着电脑做表格、写材料,而人民调解要摆事实、讲道理,要‘情、理、法’并用,通过‘说’来引导当事人平息矛盾、化解纠纷,自愿达成调解协议。”李文红坦言,初到岗位时心里有些没底,但只能迎难而上,从“零”开始学习调解知识。
“半路出家”的李文红,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学习各类法律法规,经常跟在几名老调解员身后边看边学,闲暇时,她还经常翻阅人民调解优秀案例。邻里纠纷如何化解、合同纠纷如何定责……在一次次学以致用中,李文红的调解工作能力逐渐精进,从“门外汉”成长为一名群众信得过的人民调解员。
今年5月的一个清晨,李文红刚走到县街司法所门口,便看到八九名群众聚集在门前。询问得知,2022年2月,杨某等15人受雇于县街街道村民黄某搭建大棚,完工后一直拿不到劳务费,一行人只好到司法所求助。
了解情况后,李文红和县街司法所工作人员立即展开调解工作,但困难重重——始终联系不上当事人黄某,证明材料是一张写在作业本上的记工单,且无黄某的签字确认证明。调解找不到当事人,诉讼又缺乏材料,事情陷入僵局。
经过一个月的不懈努力,李文红终于拨通了黄某的电话。黄某解释,由于自己的工程款尚未结算,暂时无力支付杨某等人的劳务费。“你遇到困难,暂时付不出钱来,我能理解。但他们帮你干过活,一起出过力,至少该让他们安心。”李文红反复劝说后,黄某同意到县街司法所进行调解。
调解当天,李文红耐心分析双方诉求和争议焦点,详细阐述相关法律规定,并从客观公正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黄某在今年内分两次结清15人的工钱,共计6万余元。方案让双方都感到满意,随后双方签订调解书。
“基层矛盾错综复杂,要有热心肠、真心话、细心劲,才能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李文红说。为了将法治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她根据县街辖区实际情况,牵头组织15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工作,55名“法律明白人”和118名调解员走进田间地头、小区商铺,将法治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此外,在李文红的协调下,县街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成运行,并与县街派出所、石江派出所建立“警民联调室”2个,在县街司法所成立“律师调解室”,与街道综治办强化“访调对接”,与安宁市人民法院八街法庭联动开展庭所共建、做好诉前调解工作,汇聚多方合力,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
“调处矛盾纠纷要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保持中立的同时,还要有同理心。要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分析案件,耐心疏导其情绪,研判分析矛盾焦点,制定针对性调解方案,释法、明理、讲情相结合,引导当事人消除心理症结,才能化解纠纷。”这是李文红化解疑难纠纷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