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行动”开展以来,宣威市公安局全力提升预警劝阻质效,筑牢反诈最后一道防线。
近期,宣威的夏女士接到陌生电话,称其涉嫌“洗钱”犯罪,要求她将其银行账户资金转到“安全账户”,被惊吓的夏女士言听计从,被诱导隐匿到离家3公里外的玉米地内,将自己的电话呼叫转移,并按要求向对方提供的信息平台填写身份和银行卡信息,派出所民警经大量工作,终于找到夏女士并及时劝阻和止付,最终未造成更大损失。
这是宣威市公安局涉诈预警劝阻工作中发生的真实一幕。宣威公安在涉诈预警劝阻工作中,探索“四个三”机制,积极帮助群众止损,取得明显成效。“夏季行动”开展以来,劝阻金额近700万元。
“全时三守”随时响应
守好平台。对预警平台全天候24小时值守,第一时间接收、快速发出劝阻信息。守好辖区。把涉诈资金预警见面劝阻工作纳入派出所日常工作,严格落实预警劝阻责任制。守好关口。增设反诈成员单位联动岗,银行金融、通信网络等单位派员进驻,最大限度把好资金支付关口。
“及时三推”马上劝阻
及时推送户籍地派出所。对涉诈信息第一时间推送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提醒派出所第一时间开展见面劝阻工作。及时推送居住(工作)地公安机关。对潜在受害对象不在户籍地的,快速推送实际所在地公安机关,由户籍地、实际所在地公安机关共同开展见面劝阻;及时推送行业主管职能部门;及时推送银行金融、电信通信等行业主管部门,主动开展全量研判分析,适时采取限制性保护措施。
“借助三力”联动劝阻
借助法治震慑力。对接收预警信息并核查落地的,反诈中心民警第一时间向潜在受害人发送劝阻短信、拨打电话,提醒其有可能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民警再次拨打电话和上门开展见面劝阻,对不在户籍地的潜在受害人通过视频、微信、视频电话等方式开展“网络见面劝阻”。
借助基层组织力。把一体劝防纳入基层平安建设或村居自治,对无法联系或经电话劝阻未唤醒的潜在受害人,由村干部、治保力量会同派出所民警,全力开展见面劝阻。
借助亲友感召力。积极联系潜在受害人的亲戚朋友、左邻右舍,联动村组、社区干部,进行跟踪劝阻和亲情劝阻工作。
“三个全量”快速“止付”
涉诈账号全量保护性止付。签收涉诈预警后,由反诈中心对涉诈账户第一时间全量采取保护性止付措施。
名下账户全量保护性止付。对被深度洗脑、经见面劝阻暂未完全唤醒的潜在受害对象,全量核查其名下银行账户并采取保护性止付措施。
隐患未排险账户全量循环止付。对潜在受害人交易时间、交易金额、预警风险开展分析,对反复劝阻仍未唤醒的潜在受害人,对其账户全量循环保护性止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