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安宁职业教育基地共有高职院校9所,在校师生13万余人,面对高校师生这一特殊群体,安宁市公安局石江派出所2013年12月建所至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学枫桥、树新风、做表率、创一流”的工作思路,坚持“党建引领、源头治理、打防并举、服务为先”四大理念,全力构建高校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枫桥目标。
善用党建引领的“加法”,答好“治理题”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这一政治原则,以“党建带队建、党务促警务、党风强警风”的工作理念,打造“四色”石江卫士党建文化品牌。践行“党建+”工作方式,推动基层党建与公安工作深度融合,不断强化警校党建联盟,为助力高校安全总体布局和守护平安提供了强大政治保障力。先后荣获“云南省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昆明市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春城先锋示范党支部”等荣誉。
建所以来队伍实现零违纪,先后荣获集体三等功3次,集体嘉奖6次,2022年度同层次综合考评第一,荣获“螳川卫士杯”,队伍凝聚力、战斗力持续加强。
巧用简化流程的“减法”,答好“服务题”
始终坚持以民为本这一服务理念,不断在优服务、提质效、创满意、促和谐上下功夫。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高职学院为试点,在学生公寓率先设置“安全警务岗”,促进校园安全事件快速处理,处置率提升200%,案事件同比下降25%。
成立“志愿者之家”工作室,组建师生参加“反诈宣传志愿服务队”“反诈宣讲团”,为高校师生提供全方位全覆盖的反诈宣传服务。
创新建立“四同”警校联动工作机制(思想政治同德、服务师生同心、防范宣传同步、守护平安同行),为在校师生、辖区群众提供全天候的报警求助、送证上门、法律咨询、防范宣传等服务,优化服务质效。
规范建立7×24小时自助服务超市,全面推广一部手机办事通、“安家昆明”小程序等,实现24小时自助办、365天网上办、随时随地掌上办,标准办理时限缩短近50%,师生满意率达99%以上,服务高校水平持续提高。
勤用预防在前的“乘法”,答好“效率题”
始终坚持治理为先这一基础要素,不断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水平。结合高校警情,以“案例+法律”的形式,从网络赌博、打架斗殴、“两卡”犯罪、反电诈法宣传、禁毒宣传等方面制作宣传展板,全覆盖校园内外宣传。
集结“内+外”的力量,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内部安排民警兼法治副院长,每周开展不少于1次的安全教育讲座,外部积极引导各校班级辅导员,利用“课前一分钟”“课上一句话”“课后一留言”“班会小课堂”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安全防范知识;与各学院建立“三个一”工作机制(一周一排查、一旬一交办、一月一督办),实现各类矛盾纠纷掌握及时,研判精准,化解有效。
定期召开警校联席会,强化分析研判,收集情报信息,提升解决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的能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
辖区高校100%建立警校综合调解室,石江派出所成立以来,共排查化解高校师生矛盾纠纷717起,化解成功率99.14%,校园风险隐患持续减少。
活用破除短板的“除法”,答好“联动题”
始终坚持法律至上这一震慑高线,严厉打击各类涉校违法犯罪,坚决维护高校安全。创新建立“1+2+N”(1名民警+2名辅警+多名治安志愿者、村级助理、宿管员、校园内外经商人员)的巡逻防控模式,在辖区重点时段及区域开展常态化治安巡逻,延伸警务工作触角;创新组建“平安石江高校纠察队”,对涉校学生打架斗殴、夜不归宿等行为及时开展纠察教育,消除违规违法苗头隐患。
首创校园防诈防骗“六个一机制”,指导高校编排防诈宣传情景剧、小品等,不断提升学生防诈反诈意识;同时联合辖区重点单位和高校分别组建“义务巡逻队”、高校“义警”队伍,参与巡逻防控,进一步提高违法犯罪的震慑率。
2022年以来,刑事打处同比下降13.46%;行政处罚同比下降68.23%。涉校电诈、噪音扰民、殴打他人、寻衅滋事四类警情同比分别下降22.92%、31.82%、26.96%、71.42%,校园周边治安秩序持续向好。
下一步,石江派出所将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目标,以“两队一室”改革为契机,不断夯实社区警务,秉持“警务围着民意转、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工作理念,把预测工作做在预防前,预防工作做在调解前,调解工作做在激化前,最大限度发挥群防群治力量,形成“警校、警企、警民”携手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