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检察官,是你们的关心和关爱帮助我们解决了困难、渡过了难关.....”近日,昭通市彝良县检察院检察长黄开芹带领该院控申和未检部门干警,将13000元司法救助金送到2名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手中。接到司法救助金的那一刻,被害人家属激动地握住了检察官的手。
在一起案件的办理过程中,彝良县检察院未检部门发现2名被侵害的未成年人家庭生活困难,为帮助被害人摆脱困境,在充分考虑被害人自身家庭因素后,未检部门将这两起司法救助线索及案件相关材料,移送该院控申部门,快速启动国家司法救助程序,及时将救助金发放到被害人手中,并嘱托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一定要用好这笔救助金,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难题,让孩子早日脱离过去的阴影,开启新生活,同时协调相关部门为未成年被害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检察官也表示,后续仍将持续关注被害人的生活、精神状况,随时通过电话等途径与被害人及其家属保持联系,适时开展跟踪回访。
这仅是彝良县检察院部门联动工作的一个缩影。为快速推进未成年被害人司法救助工作落地见效,该院未检办案团队一方面,主动联系未成年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向其宣讲政策、答疑解惑,为后续救助工作顺利开展做通思想工作;另一方面,与控申部门的办案人员,深入未成年被害人家中实地走访,了解未成年被害人家庭实际情况,以及案件发生对当事人造成的不良影响。今年以来,彝良县检察院未检部门向该院控申部门移送司法救助线索8条,成功救助未成年被害人8人,发放司法救助金5.8万元。
彝良县检察院通过“未检+控申”联合救助方式,建立线索移送机制,畅通案件线索移送渠道,提高办理涉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案件的效率,提升救助线索移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助力控申部门与刑检部门融合履职,强化司法救助线索发现、审查办理、移送反馈机制,将司法救助工作贯穿办案各环节,确保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及时被纳入救助范围,形成司法救助“一盘棋”,基本实现办案环节“应救即救”“应救尽救”,确保司法救助取得实效。同时拓宽与公安、司法、教育、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的沟通渠道,一经发现符合条件的救助线索,及时协调,积极构建集司法救助、教育帮扶、心理疏导、爱心帮扶等为一体的多元司法救助模式,推动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的有效衔接。
为做好预防犯罪的力行者,彝良县检察院不断创新宣传形式,着力提升普法效果,积极搭建法治宣传和检校共建平台,检察人员走上法治课堂,通过“法治进校园、进乡村、进家庭”“开学第一课”等法治宣传形式,在全县开展巡回法治宣讲活动;多次开展检察开放日、法治宣传活动;发放防性侵、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制报告”等宣传手册。向12个涉罪未成年人监护人制发《督促监护令》,督促引导家长当好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今年以来发出检察建议2份。开展各类送法进校园法治宣讲11次,涉及辖区内7所中小学,上万名学生接受了法治教育,一缕缕法治阳光照进了孩子的心里,照亮了更远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