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检察窗口 > 正文
隆阳检察:开出社会治理“良方”
发布时间:2023-11-20  责任编辑:汪雨春

一份好的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犹如一剂社会治理“良方”。保山市隆阳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坚持依法能动履职,通过类案分析发现监管漏洞、深入调研预判风险、制发检察建议堵塞监管漏洞,积极监督跟进整改,督促主管部门建章立制,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实现检察建议由“办理”向“办复”转变,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今年1-10月,该院一部共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9件,均被采纳并已整改落实。

共治:分析研判类案,发现监管漏洞并发出检察建议

办案人员通过梳理一段时期内的多发、高发案件,进行类案证据梳理、分析研判,详细总结案件特点,深入剖析案件背后存在的监管和制度层面问题,在掌握确实、充分的事实证据基础上,主动与相关主管职能部门充分沟通,并针对所发现的监管漏洞,制发检察建议,推进堵漏建制和行业综合治理,凝聚起各方合力,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元治:抓前端、治未病,有效防范化解违法犯罪风险

立足法律监督职能,对具有风险性、苗头性问题,主动深入调查研究,针对所发现的行业监管漏洞向有关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确保检察建议的刚性,有效预警风险、防范和化解风险。如,针对防范化解寄递渠道违法犯罪风险主动作为,向交通运输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积极落实最高检“七号检察建议”,建议规范监督管理,全面堵塞物流快递行业监管漏洞。

善治:积极跟踪督促落实,确保检察建议落实“韧性”

确保检察建议质量的“刚性”是前提,落实检察建议助推社会治理的“韧性”才是目的。将检察履职办案切实融入社会治理过程中,对检察建议并非一发了之,而是将工作重心放在最终检察建议的落实情况和落实效果上,当监管和制度问题真正得到完善和解决后,才算办好了检察建议。检察建议发出后,积极跟踪督促落实整改,保证落实的“韧性”。如,向卫生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后,积极跟踪督促落实,该部门全部采纳,促成在辖区内开展专项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