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法治建设 > 正文
挽回经济损失4466.33万元!盘龙区矛盾纠纷化解走上“高速路”
发布时间:2023-11-08  责任编辑:汪雨春

“公司没有给我缴社保,能要求赔偿吗?”

“我工作了5年,公司只买了2年社保,可以要求公司补缴吗?”

……

近年来,昆明市盘龙区面对劳动争议矛盾纠纷增多的客观态势,大力弘扬“枫桥经验”,以多元立体的调解模式提升办案速度,以群众需求为核心提升调解温度,开创了有温度、有维度、有力度的调解创新之路。

服务送上门,争议不下楼。盘龙区定期在楼宇开展模拟庭审、案例分析会等法治体验活动,为企业“把脉问诊”,指导企业规范用工。

今年以来,盘龙区仲裁、劳动监察部门已上门服务企业30余家,有效帮助企业做好用工风险控制。

日前,盘龙区仲裁院404办公室门口,一名姓张的男子探头问道:“听说这里可以免费咨询律师?”原来,张先生在工地上务工,但工资迟迟未能拿到,经多次讨要无果后,张先生找到盘龙区仲裁院。

律师耐心了解情况后,告知其应当向法院提起诉讼。但张先生没有经济能力打官司,在律师的协调下,让其填写了家庭情况表,如满足法律援助的条件,可以免费帮其打官司维权。

自2020年建立全省首个劳动仲裁公共法律服务站以来,盘龙区为农民工、工伤职工、“三期”女职工等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公共法律服务站联合律师事务所,在工作日指派专职律师轮流值班,为劳动者提供“线上+线下”服务。

近年来,盘龙区通过增加调解室数量,增设“线上调解”渠道,同时依托“1+X”多元化处理机制,多部门联合形成劳动争议调处力量,构架起一张“过滤网”式的劳动争议处理网络。

除了定期组织街道调解员进行业务知识、调解技能培训,指导其开展“互联网+调解”工作,盘龙区还根据案件处理情况,每季度定期组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员单位开展会商、研判、调解工作。

同时,在盘龙区总工会设立云南省首家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会派出庭”,并邀请区总工会干部担任兼职仲裁员、调解员,对劳动争议案件实行“双向”联动调解。

一张圆桌,一杯清茶,争议和纠纷在闲谈中逐渐淡化。盘龙区用多元化全覆盖的调解模式,力争让“小事不出街”。

据悉,今年盘龙区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827件,已经审结案件1403件;裁决结案484件,调解结案919件,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4466.3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