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法庭内外 > 正文
“小法庭”“大能量” 唱响司法为民时代强音
发布时间:2023-11-08  责任编辑:汪雨春

在昆明市禄劝县人民法院,有这样一个人民法庭,它置身于洗马河畔,身处素有“滇中第一山”的轿子雪山南麓,寒来暑往,转龙人民法庭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默默唱响着司法为民的时代强音。

转龙人民法庭始建于1959年,时称甸尾法庭,下辖转龙、九龙、乌蒙、雪山四个乡镇,近15万人口,法庭总共9人,审判员两名,助理两名,年均受理案件逾500余件。

普法宣传、邻里调解、下乡送达巡回办案......是这里的“家常便饭”。

“口舌之争论长短,六尺巷里见宽窄,松亭礼让促和谐”,言和亭下,见证着这里的法治故事。

轿子山景区的“护航员”

“法官同志,我在登轿子雪山时,由于栈道湿滑,摔了,我看到你们法官联系名片,想咨询下,我可以向景区主张责任吗?”日前,转龙人民法庭干警接到陈女士电话。

得知这一情况后,干警随即查询了相关旅游法规和景区管理规定,向陈女士释明了相关情况,帮她解决了问题。

2016年9月28日,为有效化解旅游纠纷,维护游客权益,禄劝法院转龙人民法庭挂牌成立了轿子山旅游巡回法庭;2021年3月9日,转龙人民法庭又在轿子山景区挂牌设立了法官工作站,为往来游客提供更加高效、精准、便捷的法律服务,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游客的纷纷点赞。

转龙人民法庭深深扎根景区之中,充分发挥“小法庭”“大能量”的作用,定期到轿子山景区开展假日法庭活动,为游客解答法律咨询并现场提供法治宣传,法官工作站成立至今,现场开展调解工作20余次,累计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

诉源治理的“排头兵”

“辛苦你了法官,今后我一定信守承诺,不为一点小事儿伤害邻里兄妹感情了。”2023年10月,转龙人民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相邻排水纠纷,该案原、被告原系两堂兄妹,当事人苏宏(化名)认为隔壁堂妹苏宁(化名)家的房檐水落至其院子,导致其院坝常年生青苔,遂将苏林告到法庭,后经法庭多方调解作工作,常年困扰两兄妹的心结也终于打开。

邻里纠纷看似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这些小事对邻里关系至关重要,对邻里氛围、乡土风情更是有着深远影响。近年来,转龙人民法庭深耕诉源治理第一线,深入农村群众、田间地头,利用巡回法庭、夜间法庭,就地调解、审理,当好诉源治理“排头兵”,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普法强基的“急先锋”

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敲响 ,一场以校园欺凌为蓝本的模拟法庭在中学生中展开,同学们按照剧本扮演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等各类角色,沉浸式体验了庭审的全过程。

自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转龙人民法庭坚持聚焦重点人群,精准施策、精准普法,常态化开展送法进校、送法进村,开设“农闲夜校”定期开展法治宣讲活动,创新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方式,提高普法质量,当好普法强基的“急先锋”,让法治信仰在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

轿子山下,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耀在法庭上,前方是红霞满天,是光芒和希望,是小法庭司法为民情怀的彰显,也是司法温度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