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楚雄州双柏县人民法院凝聚全院力量,以常态化、多元化法治服务为切入点,精准定位市场主体发展中的常见问题和法律风险,采取针对性司法服务和保障措施,全力打造更加公平、更加高效、更加便捷的营商环境。
下好“一盘棋”
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案案关乎营商环境”的理念,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每年法院工作的重点,紧跟党委政府中心,高位推动,定下服务市场主体发展、发挥司法动能的主基调。成立领导小组,全面部署2023年度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站在推动双柏县经济发展的全局高度,结合县法院年度工作任务,挂好“作战图”,定好“责任表”,以制度化推进工作,努力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水平。
打造“一扇窗”
畅通涉企案件立案登记“绿色通道”,规范立案工作流程,拓宽便捷立案渠道,为涉案市场主体提供高效的立案服务。双柏县法院印发《双柏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窗口工作指引》,对涉及中小投资者或企业生存经营的案件实施快立快办,资料齐全的,当场受理。截至今年9月,双柏县法院共受理涉企案件138件,涉企立案绿色窗口快立案件70件,占所有涉市场主体案件的一半以上。不仅可以实现窗口受案“零时差”,还可以远程立案“零跑腿”。不断强化智慧法院应用,推广使用移动微法院等网上立案程序,实现“远案云上立”,截至9月通过的网上立案达到了308件,创近几年网上立案新高。无论是快立快办“零时差”,还是远程立案“零跑腿”,始终把减轻案件当事人诉累放在第一位,打造服务大众、便捷为民的立案受理示范窗。
部署“一张网”
前移解纷关口,引入高效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成为突破口。整合多方资源优势,通过设立“巡回审判庭、巡回审判点”前移解纷关口,将大量有可能进入法院诉讼的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解决在一线。共设置法脿中心法庭、(石咢)嘉法庭两个巡回审判庭。加大诉源治理,在3乡5镇设立巡回审判点,将法庭“搬”到群众面前,进一步优化人民法庭布局。截至9月,共开展322次巡回审判,结案304件,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劲的法院力量。从县城到郊区,从乡镇到村子,就地调解、就地开庭、就地宣判,拉开一张基层法治的“网”,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
调解“一站式”
良好的营商环境能给予企业充足的发展信心。打造涉企业案件专属“快车道”,当日立案、当日调解、当日结案,开辟一条“一站式”的诉讼服务道路。建立快执快结机制,在依法保障胜诉企业合法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活动对被执行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避免出现办理一起案件,破产一个企业的情况。在一楼诉讼服务大厅开辟诉前委派调解服务中心,由资深同志坐诊把脉,对前来“就医”的案件从案由、案情、案款等多个角度,全方位的“望闻问切”。在征求当事人意见后,将争议不大、事实清楚的案件迅速转入调解程序,调解成功后立即制作文书、办理结案。这套“门诊式”的调解新方式,大大提升了涉企案件办理效率。截至9月,共开展诉前委派调解102件,调解成功96件。这些案件,平均调解时间控制在10个工作日内,极大地方便诉讼当事人,有效缓解“案多人少”矛盾。
政企“一条心”
结合“送法进企业和‘一对一帮扶民营企业”活动,全面开启送法入企活动,充分了解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排查风险隐患,提供法律咨询,做好风险提示,将其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的有益探索和必要补充。选派资深员额法官结对联系12家企业,实行“点对点”“订单式”法律服务,狠抓关键环节压实工作责任,主动延伸司法服务助企纾困,因案施策提出合理建议。用心连心的实际行动,搭建好法院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平台,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依法合规经营,取得明显成效。
组织精干力量,对金融借贷、劳动争议、合同纠纷、股权纠纷等四大类案件类型,用“法条+案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进行普法说理,帮助民营企业厘清合法合规经营的原则和底线,向他们发出“遵纪守法、合规经营”的倡议。宣传法治思想,切实履行司法职能,帮助企业规范经营管理,防范市场风险,提升依法办事和依法维权的能力,与辖区企业同呼吸、共患难,构建政企发展“一条心”。